风雪扎尕那 轻量化的一次尝试

Previous Topic Next Topic
 
classic 经典版 list 列表 threaded 结构树
8 条帖子 选项
byy
回复 | 结构树
以树状图样式打开这个帖子
|

风雪扎尕那 轻量化的一次尝试

byy
该帖在被更新。

先放一张出发称重图镇楼,包括四天三晚solo的装备食物水和帮队友背的一个450气罐
清单:https://lighterpack.com/r/r8199b

十一去了一趟扎尕那,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高原重装长线

本来准备拉几个人一起,可问了一圈都没有时间能对的上的,无奈只能在网上找了几个陌生人搭伴出发,因此为了保险起见,我的全部装备都是按照solo准备的。

出发之前一个月都比较忐忑,甚至几次想要放弃,作为一个小白,我几乎做了我能想到的全部准备。从体能训练到路线熟悉,再到装备减重,最后还特地找鉴哥要了之前的“人体实验”数据,出发前三天开始精准服用乙酰挫安+kcl预防高反

尽管如此,这一行中依旧出现了不少意料之外的问题。现在看来这些问题大部分是由,准备过程中过于追求轻量,在不该将就的地方减重导致的。其中最严重包括轻信天气预报没带雨衣,这导致我冲锋衣被打湿之后在3900海拔处为避免失温被迫扎营。

现在轻量化越来越流行,减轻负重确实可以帮助我们在短期内体能不会有较大提高的情况下,走得更远更轻松。

如果大家有兴趣,我后续想从这条线中的经历感受出发,分享一些我在尝试装备轻量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希望大家不要重复踩雷。如果大家有什么建议,也请不吝赐教

再放几张照片



回复 | 结构树
以树状图样式打开这个帖子
|

Re: 风雪扎尕那 轻量化的一次尝试

周澳
暑假去香格里拉深有同感,高原上被雨给淋了,所有冲锋衣都不管用,向导的kailas mont X都透了,雨衣还是得带好(悲
byy wrote
其中最严重包括轻信天气预报没带雨衣,这导致我冲锋衣被打湿之后在3900海拔处为避免失温被迫扎营。

我应属于这无尽的原野

回复 | 结构树
以树状图样式打开这个帖子
|

Re: 风雪扎尕那 轻量化的一次尝试

秦知音
作为对byy帖子的答复
蹲蹲还有详细版么)
Ray
回复 | 结构树
以树状图样式打开这个帖子
|

Re: 风雪扎尕那 轻量化的一次尝试

Ray
作为对byy帖子的答复
终于,在一系列减重之后,我也完成了自己的轻量化方案,期待实战检验。

list: https://lighterpack.com/r/ghi936


byy wrote
先放一张出发称重图镇楼,包括四天三晚solo的装备食物水和帮队友背的一个450气罐
清单:https://lighterpack.com/r/r8199b
似乎只在清单里看到一套速干衣,感觉还是有必要备一套,打湿后还有的换。牙膏可以选择酒店里那种小样装,6g装够用三四天。拖鞋也有更轻且便宜的款式。另外请教下保暖衣裤是哪种,居然只有300g,我的一件薄抓绒就有240g了
byy
回复 | 结构树
以树状图样式打开这个帖子
|

Re: 风雪扎尕那 轻量化的一次尝试

byy
该帖在被更新。
woc 你这base weight属实恐怖

不过以ray大厨的实力似乎没必要轻量化吧,还等着你给我煎煎饼呢˗ ૮(˶ᵔ ᵕ ᵔ˶)ა

Ray wrote
似乎只在清单里看到一套速干衣,感觉还是有必要备一套,打湿后还有的换。牙膏可以选择酒店里那种小样装,6g装够用三四天。拖鞋也有更轻且便宜的款式。另外请教下保暖衣裤是哪种,居然只有300g,我的一件薄抓绒就有240g了
保暖衣裤是一身uto打底衣 全地域版(最厚的),个人体验动态保暖效果还是不错的,在东北滑雪的时候-20°C 下身单穿+一条滑雪裤也不会冷,前提是在动。晚上营地休息时会冷,(我基本一到营地就瑟瑟发抖地缩进帐篷,很狼狈。。)这次队友有带抓绒裤的,也不太重,休息时套在外面感觉很舒服。速干衣的话其实就是备用的,因为十一天气在零度左右,上衣打底层也穿的uto。拖鞋没太注意,我就pdd上找了个最便宜 看上去用料最少的hh。。

【这个帖子似乎太监好久了。。没想到真的有人看,等我开更。。
byy
回复 | 结构树
以树状图样式打开这个帖子
|

Re: 风雪扎尕那 轻量化的一次尝试

byy
该帖在被更新。
作为对byy帖子的答复
似乎太监好久了,趁着剪辑扎尕那视频,也顺便更新下

已经过了快半年,许多细节不太能记清,就挑至今印象比较深刻的几个事聊聊吧,也间接避免了我分不清重点,絮絮叨叨写很多

首先是冲锋衣问题,我当时穿的是goretex黑标2层,没有雨衣,实测真的不能迷信硬壳防水能力。短时间大雨没问题,长时间哪怕绵绵细雨也挡不住。笑死,去年九月上海台风的时候我还穿出去“冲锋”过,时间不长的话确实能挡住。我能想到的有两个解决方案:
(1) 带件雨衣备用,适用于天气预报良好的低海拔线路。缺点是 如果长时间下雨穿雨衣的话会很闷,严重影响徒步体验感;且雨衣不能防风,高海拔线还是必备一件硬壳冲锋衣,功能部分重复
(2)升级goretex 3层或者pro,队友的mhw gtxpro冲锋衣没有被淋透,另一个队友的鸟也没透。哎 有钱真好啊。个人认为这次线路算是比较极端的情况了,大部分情况要不气温不会这么低,要不降水量不会这么大,且这个温度一般有降水也是下雪了。缺点是贵且平均比2层的要重1/2左右。


其次是帐篷问题,我使用的是三峰出的蓝山2pro,临行前为了极致轻量化找tja借的。实测抗风性还是很好的,在高原用塔帐确实比较有安全感。缺点
(1)冷凝水太严重了。每天早上都要用手绢擦一遍内层帐壁上细细密密的水珠(也可能跟我们这几天连着下雨下雪湿度较大且气温低有关,天气好的话也许会好一些)。第二天早上我没有擦,直接开始收拾东西,结果帐壁一抖动,水全部落下来打湿了睡袋;再加上连着下了一天雨,晚上到营地打开睡袋发现羽绒都团在一起了,只能一遍遍用手绢一遍遍印干。同行的队友教我煮热一块石头裹着放进睡袋里把水蒸气烤出来,对烘干抓绒衣和袜子比较有用,但是可能睡袋太厚了,没什么效果。还好我带的睡袋 舒适温标富裕了不少。当天营地海拔也不是很高,尽管睡袋保温效果大跌,裹上全部衣服之后睡得也还算舒服
(2)因为三角形的设计,帐内空间利用率低,直着坐起来会顶头,天气冷在帐篷里做饭很难受。而且这一点和(1)合起来更加地狱,这导致你稍微一动就会碰到帐壁,然后就有很多冷凝水落下来,把你和你的东西弄得湿乎乎的

综合来看,下次出线我应该还是会带自立帐篷,重1kg,但大幅提升营地休息的体验。或者高海拔线干脆请马帮,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话也不算贵,出来看风景没必要为难自己


再次是冲锋裤,很多人都觉得冲锋裤很没用,尽管低海拔多数情况下也的确用不到冲锋裤,但这次它确实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
(1)挡风挡雨,和冲锋衣不同,下身出汗少,不太需要上半身这么高的透气性,因此下雨天或者翻垭口时一直穿着也不会感觉闷,且防风在一定程度下也提供了保暖性。
(2)防脏,这一点可以替代雪套。这次线路前两天一直在下雨,道路非常泥泞,走在上面有种一直踩在沼泽上的感觉,上坡时走一步往后滑1/3步,只能一直用登山杖撑着。可想而知如果没有冲锋裤在外面挡着,回到营地清洁裤腿会多么痛苦,现在只需要用水一冲就好了。(鞋子也是同理,防水面料会很便于在户外简单清洁)
(3)防水。这一点和(1)分开来讲,是由于(1)是防落下的雨,而实际上我们在行进过程中大部分雨水都会落在我们上半身,而非裤子上。(3)主要是在雨后钻密林或者过灌木丛时,可以防止树枝上的水打湿裤子,毕竟软壳裤只有防泼水的功能,不能防浸水
另外提醒大家,如果要买的话一定要选择full-zip款,可以在不脱鞋子的情况下套在外面,尤其在你的鞋子因为下雨沾满了泥的时候


最后推荐几件大幅提升徒步体验和户外幸福感的好物(尽管不那么轻量化)

(1)三峰出小马扎,200g,超级舒服,大幅提升休息时和在营地做饭时的幸福感(坐下来,敲个二郎腿,品一口保温杯里的热茶,让队友羡慕去吧doge
(2)湖水请免洗湿巾,长线必备,辛辛苦苦走了一天,回到帐篷把身上的汗渍污渍擦去,有种复活的感觉,不用不知道,相信我带了绝对不后悔
(3)雨伞(高原线/难度线/大风线不适配,扎尕那没带),如果说雨衣闷热指数是1分,迪卡侬mh500是4分,goretex-2layer闷热指数是5分,那雨伞就是114514分。而且,优雅指数直接拉满!(配合小马扎使用更佳。)最近三次下雨的线我都带了雨伞,体验感满分!!强烈推荐

个人对于轻量化的理解是在完成基本需求的情况下,在轻负重和高体验之间寻找一个平衡,多带一些有“性重比”的物品。所以哪怕有些东西不那么必须,但是能让我在户外过得很开心,我也会把它带上
byy
回复 | 结构树
以树状图样式打开这个帖子
|

Re: 风雪扎尕那 轻量化的一次尝试

byy
作为对byy帖子的答复
另外,这次出线我炊具借的协会的洁宝套锅,可是算了下发现其实比单炉头+锅重不少。而且和队友的普通小炉头相比,烧水速度和燃气消耗量也没感受到太大区别。很奇怪

再加上第三天晚上我在营地捡到了一个几乎没怎么用的450气罐,直接嘎嘎猛烧,也不用省气了hh

题外话,这趟线爆率是真的高。在营地捡到了随机掉落的n个地钉、快挂、装备环。。。如果再有人出线前没检查好,少带了地钉,不妨在营地找找,说不定就有了呢hh
Ray
回复 | 结构树
以树状图样式打开这个帖子
|

Re: 风雪扎尕那 轻量化的一次尝试

Ray
作为对byy帖子的答复
byy wrote
woc 你这base weight属实恐怖
为了数据好看也凑了凑^V^,之后也会继续优化下

byy wrote
不过以ray大厨的实力似乎没必要轻量化吧,还等着你给我煎煎饼呢˗ ૮(˶ᵔ ᵕ ᵔ˶)ა
轻量化作为一种趋势当然还是要积极追随的,不管是减轻身体负担还是提高行进速度都是有意的,而且省下来的重量也可以支持其他的爱好

byy wrote
保暖衣裤是一身uto打底衣 全地域版(最厚的),个人体验动态保暖效果还是不错的,在东北滑雪的时候-20°C 下身单穿+一条滑雪裤也不会冷,前提是在动。
我有一套uto最基础的款,一般零度左右都会选择穿着,体验也不错,温度再低点或许也会考虑全地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