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4七姑龙须领队总结

Previous Topic Next Topic
 
classic 经典版 list 列表 threaded 结构树
2 条帖子 选项
hzh
回复 | 结构树
以树状图样式打开这个帖子
|

2024.12.14七姑龙须领队总结

hzh
该帖在被更新。
领队组人员
领队:  黄子瀚
压队:张旭
副领队:孙浩成
队医:王一名

出发前:
这次由于临近期末加上重装,人数比较少只有31人最后,且因为人数少也没有多加筛选,基本上是报名的不太离谱的都让来了。
出发前看了论坛,发现先前没怎么开过这条线路,已有的总结也不是很详细,且应该是第一次开会员线,导致后来对难点低估了时间。
再者是装备培训我没去,是让队医讲的,我提前给队医副领队详细讲了一遍装备事项,是想着之前每次都是领压讲装备培训,这次想的不如让队医实践讲一下,培养下新干事,一个是确保不要讲错,一个是尽可能详细准确,我觉得在装备会这件事上就差不多了。
线路概况
https://www.2bulu.com/track/t-pgUrnrExPUrp%25252FR2KBg5Tzw%25253D%25253D.htm
除了原路返回,基本只有一条下撤到竹溪村的下撤线路

Day0
这次让朱师傅请的丁师傅5:30就到了,属实是准时,值得信赖
朱师傅电话:13601718133
周五提前10分钟就发车了,感觉大家时间观念都还不错
23:30 到达农家直接分房入睡,农家条件不错,住的飞飞/包包农家院,就在龙须山脚下

DAY1
6:00起床比较准时,早餐管饱
7:00准时出发,7:20开走,一开始是一段密林,提前让大家把防潮垫内打省了不少麻烦。

8:20 到达三岔路口小休息,后面一段陡爬升


10:40到达风景点拍照
11:10到达下降难点,看上去比较陡,开始布绳
下降难点图片

11:30 我下到难点底下是一个鞍部,大风口,队伍开始下难点,一个人要花5分钟,拍出来的图片都感觉挺陡的,这段难点30个人花了整整快3.5小时,我原先估计大概一个半小时直接翻了个倍,快到最后的时候,hy绳子没抓稳掉了下来,好在绳子起到一定的阻力,且有树林在后面,只是一点皮外伤,不然协会就没了
鞍部图片

14:30从难点出发,后面一路上都有比较多的攀爬点,就没一一拍摄了,很多同学背着重装包,明显感觉到在一系列攀爬点行进速度被拉的比较慢。基本都是一个一个人过的点,所以经常会出现一个同学导致前后队伍看不到人的情况,但是我还是继续往前,一个是因为时间不早了,一个是前面的难点肯定还会堵车,不如先把队伍往前带。
16:20 到达下撤点三岔路口,由于线路难度加上天气寒冷,有几个同学心态已经不太好了,并且速度也一直很慢,若是选择继续走山脊路前进到营地,已有重装航迹花费3h,zx六年前花费2个多小时,我估算按照当前队伍情况至少还需要4小时往上,也就是9点才能到营地,1. 路况为沙化山脊路,2. 要走3小时多的夜路,3. 还有几个小的难点在前面,因此很明显感觉不是明智之举,对讲机中问了zx意见,他认为下撤路程和山脊差不多,不如直接干到营地,不过最后我综合考虑还是选择了下撤。
19:30下撤路况非常好,我选择的山谷下撤,暴露感不强,路况全是石楼梯,路程仅2km,但是队伍仍然走的非常慢,有的同学甚至一个楼梯要花两步,仍然花了三个小时才到底。提前联系了司机接我们回去
20:00到农家让大家吃自己带的吃的,氛围比较不错
我们领队组讨论了一下周日的安排,最后决定走个轻装龙须山小环线,一是因为天气不错,且大家难得来一次,龙须山风景也确实不错,于是安排了一个7km的小环线

Day2
8:00集合出发,在村子里绕了40分钟,因为原定路线管理员不让上山,只好找她提供的线路,看了一下航迹可以切到原定路线也就继续出发了
8:45上山,由于是轻装,明显大家走的很顺利,土路为主,中间有一段原景区路,后面是沙化山脊,最后下山
9:40 切回到原计划路线,由于是轻装,大家走的都非常快
10:00开始进入沙化山脊,有的地方还是比较陡的,不过好在大家最后都安全上来了,上面找了大哥拍了合照,比较顺利
沙化山脊图片


11:30开始下山
12:30到农家

反思与总结
1.经过两天对比,发现大家重装,尤其是第一次参加的新人,都会明显比轻装慢很多,一是物理意义上的,确实有一些难点不好过,且新人难免打包的重心不太行导致费劲更多。
2.其次难点处我也错误估计了预计时间,也确实没想到重装一个人会过这么久,基本上一下午其实路程上走了不超过2km。
3.下撤原因主要是所有难点加起来耗时超过原本预期,导致时间太晚,内因主要为上面两条
4.有时下撤是难免的,这时可以考虑第二天选择一些简单的线路再走一下,可以让大家体验更好一点
5.我认为七姑龙须可以开干事,领培,不适合重装会员,轻装会员可以在选人的基础上适当考虑

个人感想
不得不说,带这种难度大的线路,心理压力还是有的,生怕可能会有同学不小心掉下去,这次竟然还真的有。相信这一点ltl刚带过的大明应该也有所体会。
我第一天回来也跟zx在房间讨论说这种风险应该怎么去把握,就是像七姑大明这种难点,或是乌孙过河这种,若是每个难点都确保万无一失,比如每个难点都花时间布绳,每个人配备atc,上升器,这样确实风险低了,但是相应的成本却大了不少,这里的成本更多指时间成本,尤其是队伍人多的时候尤为显著,若是选择不布,则风险又大了许多。所以带大队伍时这种把控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你也无法决定他人的风险大小,因此心理压力还是有的。
回复 | 结构树
以树状图样式打开这个帖子
|

Re: 2024.12.14七姑龙须领队总结

liutianle
hzh wrote
再者是装备培训我没去,是让队医讲的,我提前给队医副领队详细讲了一遍装备事项,是想着之前每次都是领压讲装备培训,这次想的不如让队医实践讲一下,培养下新干事,一个是确保不要讲错,一个是尽可能详细准确,我觉得在装备会这件事上就差不多了。
这种事没有下次。如果要培养新干事,领压也必须在场,装备培训是很重要的准备工作,不要因为实习加班给马虎了,不然协会迟早有一天真tm没了

hzh wrote
不得不说,带这种难度大的线路,心理压力还是有的,生怕可能会有同学不小心掉下去,这次竟然还真的有。相信这一点ltl刚带过的大明应该也有所体会。
我第一天回来也跟zx在房间讨论说这种风险应该怎么去把握,就是像七姑大明这种难点,或是乌孙过河这种,若是每个难点都确保万无一失,比如每个难点都花时间布绳,每个人配备atc,上升器,这样确实风险低了,但是相应的成本却大了不少,这里的成本更多指时间成本,尤其是队伍人多的时候尤为显著,若是选择不布,则风险又大了许多。所以带大队伍时这种把控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你也无法决定他人的风险大小,因此心理压力还是有的。
我感觉对于大明和龙须这种难度的山 比较折中的方案是布绳,然后有攀爬技巧的领队组成员在难点指导与保护,但是不用上升器,atc之类的。这样效率比较高,风险也相对可以承受。当然这里的风险需要根据具体难点以及队员素质判断。领队选人时必须心里有数,心里一旦打退堂鼓,其实就意味着可以下撤了,或者就不要开这条大队伍线。在我看来,带有众多难点的大队伍线 和 攀冰先锋需要的素质有异曲同工之妙。

对于更难一些的,比如雪山,或者真正需要攀岩的路段,那就不可能招募会员了,只有组织经过训练的队员才行。举个例子,韩迪绝对不会带大队伍野攀。即便是攀岩队里,实际上也只有姜怡星、宇姐、kevin、戴少等几个人值得他信任,可以参与到野攀中。再比如登山,戴少绝对不会带超过6个人去登技术性雪山,如果未登峰,那全队不会超过3人。
我想 在大雨之后,把旗帜插在最高的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