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1-04 桂林漓江徒步 领队总结-郭佳毅

Previous Topic Next Topic
 
classic 经典版 list 列表 threaded 结构树
2 条帖子 选项
回复 | 结构树
以树状图样式打开这个帖子
|

2025.05.01-04 桂林漓江徒步 领队总结-郭佳毅

g j y
该帖在被更新。

个人感受

“哗哗哗……哗哗哗……”4号的早上,徒步的最后一天,漓江攒足了劲儿,最终还是把它的雨水全部倾泻下来。我坐在凉棚下等雨停,望着天上飘忽不定的云层,想着剩下的20公里路。
我很想走完计划的70公里,所以当我提前看到4号的大雨,又想到鲤鱼翅周围还有一些小爬升,我把3号的营地迁到了距离原计划的镰刀湾营地7公里外的沙湾村,我觉得就现在的情况,这是走完70公里的必要条件,虽然最后这段路不太好走,但好在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刚刚赶到。到了营地之后,我长长呼了口气,心想今天能走到这里,明天的20公里平路应该问题不大,我计划的线路大概率可以顺利走完了。
大雨继续下着,远处连绵的山丘,在雨雾中探头探脑,我看了看表,时针将要划过9点,该作决策了。乐哥建议打车,我起初不想这样,我想再等等,再等等,我们已经走完了52公里,翻过了所有的爬升,最后的20公里真的要放弃吗?最晚10:30出发,也可以在天黑前赶到阳朔(阳朔当时日落19:20左右,19:50薄暮)。但也没有办法,我看着面前的20个人的大队伍,很多朋友又是第一次重装,在防水上大概率做得不好,冒着雨走,可能还有闪电的风险,确实不合适,打车是很稳妥的做法。
但是我还想等等。
当时针划过10点,雨有了变小的迹象,甚至几乎不下了,云层不再那么厚,但还是很难判断接下来的路上会不会下雨。我有了个想法,我想,还有一部分同学是很想走的,要不我和浩成哥带一个8人左右的队伍继续走,乐哥带着剩下的同学先打车回去?我统计了一下想要继续走的人数,结果,没有一个人想打车回去。乐哥不同意分队的做法,有一点说服了我,乐哥说:“这多人都想走,而你带小队伍继续走的话,有些想走的但体力没那么好的人没法被选上,我们不能差别对待。”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即使后来到了阳朔发现11点之后天空完全放晴,我都认为这是一个正确的决策。至于没能走完剩下的20公里,我觉得是我对线路的认识不够,之前没走过长线,导致选人时对徒步经验、身体素质的要求不高,队伍人数较多,这些使当队伍面对一些风险的时候,只能就着稳妥的来。

“佳毅,我感觉你快要碎掉了。”4号早上等雨停的时候,雨晨姐对我说。她的描述很贴切,但是我也没有办法,在一个我没来过的地方,第一次带线,一条三天的重装线,感觉非常累而且很困。我把精力尽可能放在线路上,减少一些其他方面的消耗。虽然感觉非常疲惫,但把这条线继续带完我觉得还是没问题的,意志力往往能撑住我往前走很多。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观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我关于山野的梦,很多是从小时候的那本小小的语文书开始,大家应该都记得《桂林山水》这篇文章,给一代代孩子们的脑海里留下了美好的遐想。现在,我站到了桂林山水面前。徒步前两天的天气很闷热,但景色很靓丽,就像书中所写的,在这样的环境中徒步,心情特别畅快。最后一天下了雨,展现出桂林山水山色空蒙的一面,也让人赏心悦目。

“为什么当领队呢?”走在漓江边上,一个多月前领培时候的问题一次次地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这次带线的过程中,我想我再也不想做领队了。作为领队,感觉自己的一大部分精力放到了线路和队伍上(可能是因为我领队经验欠缺,身体素质还得提升),感觉被一些无形的东西束缚着,这和我刚刚接触户外的感受和心境完全不同。我去年五月底第一次接触徒步,从那时开始,我一直觉得出去徒步为了追求我想要的自由,走在自然里会觉得身心很放松,把自己从重复的日常生活中解救出来。直到结线总结的时候,我听到鳕鱼说,他刚开始徒步的时候,是为了看看风景,走的路多了,发现去哪里不那么重要,和谁一起去更重要。我想起领培的时候我要当领队的原因:“我很感谢野协能把我拉到徒步这项活动中来(这里特别特别感谢宽哥,一次跑步的时候宽哥和我说起野协),让我的大学生活大大地拓宽到一大片新奇的领域,让我在交大比较繁忙的学习环境中抽出身来,走进自然,让我感觉我还活着。所以我想当一名领队,维持着徒步活动的继续开展,把这样一份‘自由’传递给其他的交大同学,或者外校同学。”当领队虽然累,但为了这样一份“自由”的传递,倒也值得。

“去哪里徒步不那么重要,和谁去徒步更重要。”鳕鱼在总结的时候说。这次徒步虽然很累但很开心,有很多新朋友,也有很多老朋友,有笑声治愈一切烦恼的Ana,有充满能量的敏姐,有觉得我太沉默比较孤单来和我聊天的雨晨姐和冉姐,有一起走过好多线的好兄弟祥德、嘉琪、世界、贤哥,有表情丰富、热情开朗、相当靠谱的浩成哥,有给了我很大帮助、认真负责的乐哥……

“踏上取经路,比抵达灵山更重要。”在徒步的时候听幸泽说。没能走完最后的20公里,有些遗憾,遗憾就留给下次吧。一路上大家的欢歌笑语,一起背过的满江红、赤壁赋,才是我们更珍视的东西。

“有没有兴趣……”乐哥两次给我发过这样的消息,第一次是去年干事破冰的时候,乐哥问我“有没有兴趣来当副领”,我之前没有过进入领队组的想法,我想我只走过两次重装,也没啥经验,在山上能把自己保护好就很勉强了,怎么能做副领呢?最后我还是接受了,觉得试一试吧,难得有这样的机会。事实上,副领确实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复杂,通过副领的工作能对领队组的工作建立起一个大体的认知,了解了一条线路从筹备到召集再到出线是个怎样的过程。第二次是这次五一,乐哥问我“有没有兴趣五一开线啊”,这次我仍然感到意外,我原计划五一哪儿也不去,在学校写完作业,然后和我的几个好哥们儿昏天黑地地打cs。虽然通过了领培,但我觉得我离成为一个合格的领队还有很多的路要走,如果说开线,怎么着也是下个学期的事情。我问乐哥如果我来开线的话,要开什么样的线,乐哥说可以试试漓江的三日重装。听到这里我心动了,上一次听到漓江还是小时候读课文,漓江的水在那时就留在了我的脑海里。所以我开了这条线。现在事后想想,我其实非常感谢乐哥,谢谢他给了我很多尝试的机会,在我摸索的过程中提供了很多帮助。有些没有做过的事情,只要感兴趣,有机会的话还得试试,想起幸泽说的另一句话:“出来混最重要的是出来。”

关于线路

营地方面:

1.营地总体条件很好,但节假日营地会有附近的市民来开party,大圩营地晚上12:00后还很吵,大家没休息好;大圩营地如果人多的话其实可以再往南走走,人会少一些
2.5月的桂林很闷热,可以在杨堤男女各订一间房,方便大家洗澡
3.大圩、兴坪是大镇子,早上下午都能买到菜,小吃、奶茶店也有

线路难度、强度以及选人方面:

1.(难度)不稳定的天气算是难度的一个部分,桂林的天气很难预测,我看了windy,windy的预测中,三天里后两天的预测全都不准,所以得做好防水措施
2.(难度)70公里线路上在渡船头和鲤鱼翅有两处爬升,对没有重装经验的人走起来会有困难,加上天气又很闷热
3.(强度)整条线路水泥路多,容易磨水泡,建议穿鞋底较软的鞋,系紧鞋带,70公里走下来很累,并不轻松
4.(选人)后来觉得还是组织一下体测比较好,虽然线路难度小,但我走下来觉得强度真的不低,有必要提高体能要求;有一些徒步经历比较好,桂林天气多变,如果队员有经验,遇到一些下雨的情况可以继续走;人少一些比较好,因为是长线,人少组织起来更加灵活

渡船方面:

桂林渡口开放的情况也会变化,需要关注最新的消息,这次走5.1号起全家洲渡口开放,故不需要在浪石偷渡,往前走一两公里到全家洲就好了

路书和轨迹

桂林漓江70公里三日重装徒步路书_郭佳毅.docx
第一个是我的轨迹,56公里,大圩-杨堤-兴坪-沙湾
漓江_大圩-沙湾.kml
第二个是我参考的主航迹(两步路“山石桂林”的轨迹,有A、B、C、D四条,这是D线,最优化,其他的可以参考)
2025-04-19漓江百公里徒步D线3天重装.kml
生命就像一条大河,时而宁静,时而疯狂。
回复 | 结构树
以树状图样式打开这个帖子
|

Re: 2025.05.01-04 桂林漓江徒步 领队总结-郭佳毅

echo
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枷锁,真正的自由源于真正的孤独之中。只要我们还是人,我们就注定要和无数的人产生羁绊,而所有的快乐与忧愁也正来自于人和人的羁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