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书:雁荡三尖-路书-LZK.pdf
一、出发前1.1 天气临近清明,江浙的天气总是飘忽不定。雁荡的天气不好,不过周边的其他地方也没有好多少,因而领队组最后讨论决定按原定计划上山。若天气恶劣,改用备用路线。24年我轻装走过雁荡三尖,当时是和现在相反的线路,不过已经印象不深了,仅对路线后段大段的山脊路与乱石坡有印象。如果下雨,这些路段是万万不能走的,风险完全超出可控范围,第一天的两尖只能全部跳过。 晴天雁荡的山脊上视野开阔,而雨天上山肯定就是另一番感觉了。出发前几晚我问昊南,雁荡这条线如果下雨,肯定很难走,也没风景,不知道去的意义是什么。他说,我觉得这个名字很好听,雁荡。我又问,如果知道大概率完成不了原定路线,上山还有意义吗?他说,必须活着下山才行。我说,但是可以不上山。他没回复这句。后面我们又讨论了下为什么要做领队,然后便昏头睡去。不过临近出发,发现day1的降雨点推迟为为下午3点,这样看来完全有走完前两尖的可能性。 现在想来,作为一个领队,如何根据天气的变化来对路线进行调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在我的理解里,如果是路线在雨天较为危险,会增加较大难度,或是天气到了较为恶劣的程度,应当直接换线或者取消线路。如果是持续的降雨配以简单的线路,可以改成一日轻装,或者调整上山时间并缩短路线(我倾向于前者)。如果是局部的小气候,那可正常上山,路上根据天气变化提醒大家调整衣物。但是下雨天多少还是会对会员的体验有所影响吧,还是希望能遇上好天气。当然,领队肯定要对山里突然的恶劣天气有足够的应对能力,这也是购买一些优质装备和出线前做足充分准备的意义。 1.2 路书和准备会因为协会论坛里的雁荡资料很齐全(感谢Ray,鉴,草莓等人的帖子),做路书和准备会PPT没废太大劲。确定好下撤路线和备用路线后,我把他们导入奥维地图并简单截了个图就放进了路书作为地图参考。对比了四一兄做的地图后才感受到差别,确实可读性不强,倍感惭愧。下次做路书还是要好好再做一张图,给会员看了也安心。 另外准备会上学到了PPT要挑选重点来讲,比如集合出发起床时间这些,不然大家记不住,也好把控时间。讲的时候要有自信。 1.3 领队组分工这次我们的领队小组负责装备的分发。提前打印了会员需要租的装备表进行登记,并让大家调整检查了一下。这次我们选了一个仓库里看着比较高级的小锅,感觉它看着就烧起水来很快,结合当时查到的雁荡恶劣天气就决定选它。简单检查了一下可以点火,但研究之后发现并不能把炉头的锅组合的很好。不过当天因为后面有招新的面试,也就没再研究,想着到了营地再问问老人怎么组合。现在回想起来在没有完全掌握使用方法的时候就使用一个不熟悉的装备,确实不应该,作为领队组更不能指望到了营地有会用的人兜底。 另外领队组的公共装备包括:技术装备(根据路线情况)、水袋、对讲机、旗(会旗、赞助旗)、秤。这些也需要列个清单以防遗忘。 二、路线中2.1 Day0时间点: 17:30 集合分包查包 18:30 出发 24:15 到达 由于大家都是老人,给大家称了一下包发现都不重,基本都控制在13.5kg以内,最轻的就9kg左右。后面居然出现了一个瓜让我挺震惊的,也开始意识到会员真的会愿意偷偷背一下用处不大的东西上山增加负重,以后还是要更加小心。 今天车到的挺准时的,路上乐强调了下领队要及时把重要的信息给到大家,包括什么时候到服务区、什么时候到农家、一些线路的基础信息(明天几点起、几点出发、山里天气等),当然还要提醒大家系上安全带。路上需要给司机买上红牛和晚饭(如果需要的话)。最后一天返程的时候我意识到有些不熟的司机还要和他们确认下车费是否包含司机吃住。和司机搞好关系还是挺重要的,毕竟有时候汽车多开一点,下撤的时候也能更快。 有关乐的三大问题我来说说我的想法: 1. 为什么徒步 为了看风景,为了遇到有趣的人。 为了让自己感受到痛苦,感受到自己还真实的活着。 给自己一个目标去追求。 2. 为什么参加领培 就是为了提升自己,成为领队。 3. 为什么想当领队 领队掌握了路线的全部,在山里让我很安心。 领队能给大家一些帮助,这种感觉很棒。 可以自己计划一些比较精彩的路线,在路线上有一些决定的空间。 徒步是一个一个人做有点危险的事,作为领队可以用野协这个平台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出发。 2.2 Day1时间点: 7:00 出发 7:45 到达茶园 9:00 到达四岔路口 9:40 午饭 10:00 到达百岗尖 11:05 过石海 11:20 过难点 12:10 到达凌云尖 13:45 到达营地 早上一起来果然雨并没有下,坐车到起点后就上山出发。一开始就是一段连续的爬升,经过了茶园之后就到了四岔路口,在这里有会员脚扭伤了,我们便停下来实战演练了一下八字包扎法。我水平实在是有限,包扎的不是很到位,还得再学习。昊南提醒我要先安顿好其他会员,毕竟这里风很大,如果不及时添加衣物大家很有可能冻感冒了,深受教育。 这段路我一直做压队,爬坡一开始我就疯狂出汗。我怀疑是自己太虚了,只能努力跟上。领队让大家调整下衣服的时候,我也趁机休息了会儿。或许是后面领队放缓速度了,也可能是因为适应了,我逐渐感觉找到了节奏。不过事后会想起来一但感觉速度过快还是要及时提醒领队。 经过了四岔路口处的上坡后我们到达了山脊,这里的树上有冰挂,看来晚上的气温会降得特别低。山脊上没法等人,大家一直在闷头赶路。虽然连续经过了石海和一小串难点,但是小队伍速度很快,大家跟的很紧,如果是会员线肯定要控制速度。过完难点后我们错过了通往凌云尖的岔路,岔路的路口确实比较小。 离开百岗尖之后就都是些比较好走的路了。可能因为天气不好,山里确实没遇到任何人和队伍,但是对讲机里一直有串台的信号,在有些路段甚至听的特别清晰。不过据我观察只有一个对讲机这样,可能是品控不太好。在一个大石头处我们合了照,这里离营地已经非常近了。在这里我带了最后一段,速度略有些快了,佳毅提醒我可以休息一下,不过离营地确实太近,我就放慢了慢慢走。靠近雁湖的路有明显被人修缮过的痕迹,但是也很明显很久没人走了,雁湖也快干涸了,无法作为备用水源了。不过主营地的条件很不错,还有50一晚的住宿,我扫了一眼是上下铺,有棉被,不过没空调,只要一直有人经营就可以应急用。 到营地后我们就开火做饭了。这里不熟悉炉头的问题就暴露了出来,而且我们也意识到这个锅太小了,只适合煮水,看来带任何装备前都是要完全熟悉并仔细斟酌。 吃完饭后大家就各自去休息了。因为了解到会下雨,部分帐篷扎在了危房里。我和营地的负责人聊了下,大哥说没事,我也就不再担心了。这次用的是协会的睡袋,穿上羽绒服躺着还是感觉到有些冷冷的,贴上两个暖宝宝后缓解了一些。一躺下查账的事完全不想考虑了,主要是对于大家实在太信任了。不过会员线这真是万万不可的,一定要确保大家都回到帐篷里准备休息了。 2.3 Day2今天我早早就被冷醒了,动静比较大吵到了隔壁的兄弟,帐篷很不隔音,作为领队也是要考虑到会员们的感受。出帐篷之后我发现下了雪,有些在意料之外,从没有在雪天走过线。营地的负责人告诉我们下面一些的地方就不是雪而是大雨了。在我看来雁荡最好的风景,最有趣的路段都走过了,在不清楚因天气而变化的路况条件时,没有必要冒险去走最后一尖。我觉得如果是真实的会员线上,下撤的决定肯定也会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 下撤的路线很快,但也很滑,大家很快就到了山底,坐车回农家美餐一顿。美好的一天结束了。 三、药品使用情况3.1 本次出线携带的药品见下图医疗清单.png ![]() 3.2 药品使用情况①下石海过程中卷辉小腿前侧擦伤,使用碘伏棉签若干; ②World膝盖酸痛在营地使用冰袋一个; ③营地晚上较冷,使用急救毯和暖宝宝若干。 四、感想返回的车上听了众老人的点评,感觉到作为一个领队确实有很多不足。领陪之前我没进过领队组,希望接下来可以多进进领队组吧,毕竟实践出真知。当然一些理论的知识,特别是一些山里可以用到的简单医疗处理知识也得补补。好啦,希望可以山里再见~ |
管理员
|
怎么感觉你俩聊得不在一个频道 😂 完成一条线路倒也不是上山的全部意义,风景可能也并不是你唯一的目的。 雨天为什么要上山?一个常见的“借口”是体验一座山的不同风景。还有一个更常见的是“来都来了”。每个人每时每刻的理由都不太一样。徒步有时候也是追寻这些答案的过程。 雁荡于我而言是教你们如何成为一名野协的领队,给你们实践的机会,也传承一些协会的精神内核 😁 加油哦,感觉你会成为一名温和又有力的领队
我想 在大雨之后,把旗帜插在最高的楼
|
Free forum by Nabble | Edit this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