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领队组成员
领队:宋昊南 压队:周澳 副领:谢依霖 队医:马健翎 2. 线路概况 领队总结和压队总结中已经有比较详细的描述,我这边就不再重复了。(p.s. 压队总结中的轨迹是我这次徒步中用两步路记的,详见https://www.sjtuoutdoor.com/20250307-09-by-td2405.html) 3. 携带药品 ![]() 4. 药品使用情况 4.1 day1有两个队员滑倒并擦破了手,我给他们使用碘伏棉棒消毒并用创可贴简单保护伤口,第二天早上有一个队员要求更换创可贴,我给了他几片备用,共计使用4根碘伏棉棒和7片创可贴 4.2 day1晚上有队员手上扎进了木刺,使用酒精棉片消毒并用镊子挑出,共计使用1个酒精棉片 4.3 day1晚上有多个队员问我要暖宝宝,暖宝宝分完后又分了几个急救毯,共计使用25个暖宝宝和5个急救毯 4.4 day2回程之前询问队员是否需要晕车药,共计使用2片茶苯海明 5. 其他情况 5.1 day1有一段大下坡,由于山上前几天刚下过雪地面非常湿滑,一些新人走得非常吃力,于是我嘱咐周边的队员可以带上护膝。另外,我自己带了一副护膝,又问靠谱的王一名同学借了一副,分给了两个没带护膝且有点走不动的队员 5.2 day1打水之后的路不好走,大家又背了水,有些队员走的很吃力,我给他们塞了一些能量棒 5.3 day1大下坡结束之后全队在山谷收队休息,我观察到杨玉肖同学脸色不对,于是询问了他的背负重量。他说他背了15kg,走得确实很累,但是同组另外两个男生(王辰润和王晨阳)背的比他还重,均已接近背负极限,而他又不好意思麻烦组里的女生分包。由于后面还要翻越绝望坡和乐利峰才能到达营地,放着不管实在危险,我将他的情况报告给领队组,询问需不需要我去找他们组的女生商量分包一事。结果靠谱又善良的副领谢依霖直接站出来帮他背了3L的水(实在佩服)。不幸的是那个水袋是漏的,打湿了副领自己的羽绒服、睡袋和棉裤。好在副领的睡袋质量很好,他自己也带了一些暖宝宝,我给了他1个暖宝宝和1个急救毯,最终顺利过夜。 5.4 领队组别的成员以及部分队员也帮我分担了一部分队医的工作。比如有队员受伤了,副领就近帮他进行了包扎;压队和副领都有给走不动的队员分能量棒和盐丸;还有队员之间互相帮助的。徒步不是个人的活动,真的很感谢领队组以及爱户外爱协会的队员们。 6. 一些反思 6.1 我的徒步经历不算丰富(这是我走的第5条徒步线,第3条重装),过溪难点和攀爬难点我自己都走得不算顺畅。照顾自己尚可,但很难做到照顾队伍。今后我会更多地向老人学习经验,努力进步。 6.2 我是对医学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队医的知识也是开线前两周临时培训的,线路中遇到稍复杂的情况就无法快速分析。信号副领当过冬训的队医,同时也是医学专业,帮了我很多忙。今后我会多看多学,熟记药品知识,希望下次能更游刃有余地完成队医的工作。 6.3 这次的营地是垭口营地,容易有大风,预计夜间温度达到零下,而协会的新睡袋舒适温标为15℃。我们在准备会和去程车上反复提醒队员注意保暖,在路上我也向身边的队员了解了他们携带暖宝宝的情况,得到的大多数答复是携带了足够的暖宝宝后比较放心。不过到了营地陆续有很多队员来找我要暖宝宝。我之前有过轻微失温的经历,自知1-2个暖宝宝并不能达到很完美的御寒效果,再加上很多队员都带了暖宝宝,开始时我出手比较阔绰,没有带暖宝宝的队员我每人给4-5个,导致后面暖宝宝发完只能发急救毯,这是非常不应该的。下回碰到这种情况应当每人少发一些暖宝宝,并再多带一些放在医疗包里(如果我背40-50个可能就够了,多带几个也没多重)。 6.4 去程上车之前我忘记了问队员有没有人晕车,需要反思,下次注意。 6.5 宁康丽在回程总结的时候提到可以在day1晚上带大家拉伸一下,我觉得很有道理,感觉下次有必要加上。 7. 其他想说的话 7.1 一些问题 7.1.1 这次线限重为女生9男生11,我记得夏季的重装线是女生8-10男生10-12,这条线天气较冷还需要带羽绒服,个人认为这个限重不现实。我和副领准备会之前在领队组群中提到过这个问题,但并没有被采纳。事实上队员普遍超重严重,领队组也没有给队员(包括一些新人)查包和减重,个人感觉这样的限重是没有意义的。我能够理解因为要打水背到营地,所以应该更加严格地限制包的重量,但如果确实很难做到女生9男生11,那么改为女生10男生12,并对特别是第一次重装新人严格查包和减重,然后准备会强调一下打水之后组内合理分包是不是更加合适?(仅个人观点,求轻喷)好在是开学后第一条重装线,报名的干事很多,队伍的平均体能相当不错,没有出现队员被拉爆的情况。 7.1.2 这次协会水袋有三个漏水。这一方面是协会装备没有定期确认损坏情况,另一方面是领队组没有提前检查水袋,我们四个都需要深刻反思。当时装备会和准备会只相差一天,有很多工作需要在这一天中完成,而副领学业繁忙,装备会当天情况相当混乱(详见领队总结&压队总结)。感觉要是提前能预见这个情况,是不是可以将装备会延后一天,这样也许各方面都能体面一点。 7.1.3 领队在总结中说大下坡时大家体能都不错,在我看来并非如此,只有紧跟着领队的一小波人体力不错。我走在队伍中间,队员有不敢走走得慢的、停下来带护膝的、需要吃能量棒补充体力的、看不见队伍原地等待的。当时队伍中段直接拉断,我陪着两三个队员往前走,前后都看不见人。自从队员之间距离开始拉开,我用对讲机多次请求领队走慢些,但是队员之间距离还是越来越大。到达山谷休息点后我当面和领队反应了这个情况,之后有所改善。 7.1.4 day1领队组检查帐篷的时候发现菜菜和小鱼的一根风绳的地钉被人换成了登山杖插在地上。菜菜当时正在问周围人有没有人动过她们的地钉,也可能是有人不小心踢掉了。这时周澳刚好经过,不但没有帮忙还在一旁用挑衅和幸灾乐祸的语气反复强调“找不到赔就行了”,直接将菜菜说哭。我觉得挺莫名其妙的,队员正在焦急地解决问题,领队组的人没有提供帮助反而提供负面情绪,我觉得这不是周澳总结中提到的作为压队不讨喜的地方,而是作为人不讨喜的地方。即使要赔偿,也不该是遇到问题的第一反应和激怒别人情绪的工具。 7.2 感想 我是第一次进领队组,对很多工作都感到新奇和不熟悉,好在队医的工作比较轻松。领队发给了我相关模板并带我进仓库清点药品,压队帮我核对了药品清单,副领在医疗知识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大明山干事破冰的队医qzy告诉了我如何查急救点和电话。在大家的帮助下,虽然肯定有不足,但还算是磕磕绊绊地完成了工作。 其实我徒步经验那么少,协会决定让我来担任队医我是很惊讶的。感谢领队组的信任,也希望没有让大家失望。虽然比较辛苦,但看到身边的队员感慨着美景和幸运,看着大家互相搀扶着登顶乐利峰并合照,我还是很有成就感的。野协让我接触了徒步这项户外运动,我也想要在我的能力范围内帮野协做点事。虽然不久后我就要离开上海了,但至少在还在闵行的这段时间里,我希望不留遗憾。 |
协会的新帐篷地钉确实容易丢,因为十字地钉头上没有钩子,全部打进土里后只露出一小截橙色绳子,只靠一个缺口固定风绳,如果角度没插对很容易脱开。
我确实很不耐烦地说了“找不到就赔一根”这句话,毕竟少一根风绳帐篷也吹不飞,没必要当晚就非要找到。压队又不是大语言模型,没有理由要求必须说什么都和颜悦色,干事帐篷出异常本来就该自己解决,解决不了当然就得赔偿了,谁哭谁有理了还,是幼儿园小孩吗?如果有谁觉得我这个“人”不讨喜,那当然很正常,我也不会因为这事改变我担任领压的风格。 我应属于这无尽的原野 |
Free forum by Nabble | Edit this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