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员
|
该帖在被更新。
一、缘起一开始没打算去龙须,某次训练的时候,领队说有人跳车,喊我去走龙须,我说我报的凯乐石活动没被选上就去,然后我就去走龙须了。二、医疗总结临行前的医疗清单如下所示:![]() 外加凡士林、指甲剪、医用胶布 以后可以买一个小的医疗袋,把常用的药品如碘酒棉签、创可贴、无菌敷贴装在医疗袋里放头包,这样取起来方便。 DAY11.出现小创口4个,每个伤口使用两个碘酒棉签、两个创可贴。2.出现大擦伤1个,每个使用五六个碘酒棉签,看创口大小使用创可贴、无菌敷贴,或者绷带,这次用了两个无菌敷贴。棉签用得多主要是用来清灰土,以后可以购买小支的生理盐水,如果伤口脏,先用生理盐水清洗,再用碘酒棉签消毒,再判断要不要贴创可贴或者无菌敷贴。 3.使用冰袋一个,领队发烧,用来降温。 4.使用布洛芬1个,领队发烧,中午吃了一颗。 5.散利痛1个,有队员发低烧,晚上吃了一颗。 6.暖宝宝1个,晚上小雨,有队员冷。 7.使用碘酒棉签3个,有同学因为床板崩塌腿被擦伤,处理伤口。 DAY1共计使用碘酒棉签17个,创可贴 8个,冰袋1个,布洛芬1个,散利痛1个,暖宝宝1个。 DAY21.使用碘酒棉签7个,给昨天受伤的同学继续处理伤口。2.使用无菌敷贴2个,给昨天受伤的同学更换。 3.使用布洛芬1个,给领队吃一颗,防止继续发烧。 DAY2共计使用碘酒棉签7个,无菌敷贴2个,布洛芬1个 其他1.有同学因为寒冷问领队组要姜茶,但是领队组没有准备。以后如果天气预报路上下雨,或者冬天寒冷,可以考虑给每个组购买姜茶和急救毯。如果是极度寒冷的冬天雪线,可以考虑准备一个装满热姜茶的保温杯,中途休息时给队员喝,暖身子。2.营地有两间铁皮屋,铁皮屋里有木床,床下面是用不粗不细的树干当支撑柱。晚上下雨后,除了领队组外,所有人都进屋煮饭吃饭了。一个床板上被三个还是四个组使用(至少三个组),有些队员坐在床板上,然后床板突然崩塌了。据说塌的时候部分炉头还是在烧东西的,还好没有引发火灾,也没有人烫伤,万幸。所以以后走线,无论是桌子还是床板,任何可能塌的东西都要注意,不能让它承受太大的重量。 3.部分同学回来后,身上有成片或者成串的红痘痘。成片的红痘痘怀疑是皮肤过敏,建议走线时提醒穿长袖,或者带冰袖,总之减少皮肤与植物的直接接触。成串的红痘痘怀疑是被虫子爬过导致,一般出现在睡铁皮屋的同学身上,建议睡帐篷。 4.出现创可贴易脱落的现象,建议下次使用防水创可贴。 5.建议多带点冰袋,2~3包,防止发烧或者扭脚。 6.龙须很多路段抓树或者收起登山杖攀爬会更方便,从而磕碰也多,以后龙须的队医记得多带带点处理磕碰擦伤的药品。 三、队医助理兼副领总结出发前凯乐石的活动被刷后,我来走龙须,申请一个能随意走动的位置,方便观察队员的状态,为以后开线积累经验,于是就成了队医助理,不知道是不是野协历史上第一个队医助理(笑)。由于是临时加入,加入时其他组都分好了,我和领队组一起行动。当时我不清楚自己的定位,究竟是被拉来帮忙的老人,还是正式领队组的一员,加上前期领队组的工作都做得七七八八了,出线前我除了整理医疗包,给队医讲各个药品的用途,没做其他的事。车上1.由于领队组四个坐第一排,我就坐在最后一排了,记一下车上的注意事项。2.领队强调小组的责任、行走的规则、安全相关问题。 3.领队可以讲话多讲点、活跃气氛、爆点故事啥的,这次领队科研聊多了,聊出了个“直博三年级最低谷”的梗,导致后面介绍时好多人在聊科研,说明领队的发言还是比较有引导性的,可以通过自己的发言多带一带气氛,引一下方向。 4.有一个话筒出问题了,还好有备用话筒,说明了备用话筒和备用电池的重要性。 5.下车休息时记得说返回时间,和车牌号。 6.讲话可以讲一些自己的故事,以及独特的爱好,比较有特点。 7.发言记得感谢基地联系人和计师傅。 8.晚上六点出发 凌晨1:00停车,计师傅休息片刻,1:30出发,然后一直开车到早上十点多,真的太不容易了。 9。凌晨五点左右,按喇叭急停,开的太快,可能计师傅累了。据说计师傅一开始还和领队们聊得畅快,后来越来越沉默,这时候应该怎么让计师傅振作振作呢? 10.关于节假日的交通拥挤问题,领队组和计师傅沟通后,认为可以中秋前一天晚上走,但是没想到整整坐了16小时的大巴,以后节假日爬山一定要考虑拥堵问题,从而定一个合适的出发时间。 11.Wyk知道这边的情况后,认为在气氛低沉,大家心情不是很好的时候,需要领队组说一些话,或者组织唱歌来活跃一下气氛,让线路不那么无聊,以后在车上遇到士气低沉的情况可以试着这么做。 12.领队在车上组织了一对一帮扶,这样徒步可以快一点。 时间节点DAY1几次在高速上堵死了,大家下车透透气再上车。 10:00到农家 11:14出发 11:34休息 11:40出发 12:10休息轮换 12:20出发 12:30休息 12:38出发 12:53到山脊 12:57休息 13:07出发 13:30休息 13:45出发,过难点收队 14:05休息 14:15出发 15:05休息 14:20过一个难点,往上爬的 15:05休息取水 15:25出发 15:47休息 15:55到营地 DAY2 6:00起床 8:05出发,雾很大 8:15休息,加减衣服 8:19出发 8:45过难点十多分钟 9:35过难点 10:00崖壁难点 12:40休息 1:20左右到出口 感想与经验1.到了农家发现befree滤水器滤不出水了,在水里冲洗了一下才能滤出水,后面在溪流取水的时候,我的befree出水也比较慢,以后出发前要检查所有需要使用的装备。想起武功山上山前才发现水带嘴被洗发水狠狠污染了,于是喝了一路的洗发水味的水。出发前好像有个对讲机不能用,甚至开不了机,以后对讲机充完电后,应该顺便看看能不能开机。2.出发不久休息时有队员在调背包,调背包时间过长,导致领队喊出发的时候他们还在调,于是又等了他们几分钟,以后要在山下调好背包。 3.冰袖不挡刺,我被树枝上的刺划了手臂。 4.如果路段允许的话,过完难点要慢点走,收队,特别是遇到平地的时候,不然队伍会断的比较开。 5.部分路段领队走了难走的路,向导身手可以,面前两条路可能会带大家走明显但是难走的路,领队如果发现路没有很好走,需要看一看附近有没有好走一点的路,有的话就改道,没有的话只能把它当难点了,要有自己的经验判断。 6.一开始副领队医帮大家过完某个难点后,都到了队伍末尾,这样不合适,于是后来商讨,每人负责固定几个组,帮到负责下一组的副领时就交给下一个人,自己往前赶,继续在下一个难点帮助自己负责的这几个组的队员。但是不太理想,第二天挺多路段另外俩副领都和队伍的最后一组在一起,可能路不太适合往前赶吧。副领走在队伍哪里,过完难点后回到什么位置可以再思考思考。 7.第一天有队员摔跤,摔破裤子了,手腕和膝盖擦伤比较严重,用了两个无菌敷贴,后来交流,是因为她走脱节了,别人让她随便走,于是不小心摔了。所以队伍真的不能拉太长,有些我们觉得很简单的路,新人队员不太清楚怎么走最安全最省力,他们还是需要指点的。 8.晚上查帐篷时点了两遍,都少数人了,最后还是问一个名字在名单上划掉一个,才确认所有人都在帐篷里了。 9.龙须营地信号情况还行,能发微信,刷朋友圈。 10.这次龙须营地前有流动的水源,比较干净。 11.第二天发现部分同学不敢上下坡,走得比较慢,装备培训时可以多讲讲上下坡的技巧。看到我身后有队员故意走难走的路,把后面的新手队员带偏了,略难绷,还好我看到了,能指回较简单的路,如果我没有看到,后面的队员在这里会走得稍微坎坷一点。 12.我给队员准备了500ml备用水,我觉得大家可能出现缺水的情况时,主动问有没有要补充水的,上山的路上和下山的路上都把500ml分完了,控制饮水还是需要强调了,以及副领需要适当准备备用水。 13.路上遇到了竹叶青,看照片真的非常青,我没亲眼看到,因为那个时候队伍断节了,我守在一个岔路口指路。部分同学停留在那里拍照了,以后还是需要重点强调蛇的危险性。 14.有队员为了捡不小心掉下坡的瓶子,在我劝阻的情况下独自下去捡,虽然安全回来了,但我很难评。 15.下雨有点路滑,但是还行,没有我想象中那么滑。有雾也凉快,但是容易失温,特别是在风大的山脊上。 16调整队伍顺序要公平,不应该让某个小组一直在中后段,会比较累。队伍顺序调节的数学问题有待大佬解决。 17.水袋、滤水器可以加入建议装备清单,回程的路上有队员觉得滤水器很好。 18.有同学提出可以口口相传难点的过法,不必副领在那里待很久,其实一些不是很难的难点我确实是把过法往后传的,就是不知道传了多少人,因为口口相传容易断掉。 19.看天气预报,前几天雨大,但是到了走线这天,雨基本没了,所以天气这玩意很难说,硬着头皮冲吧,可能情况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 20.要善于随机应变,虽然前期准备得很周全,但是总会有意外发生,要多锻炼处理意外的能力。 21.难点忘记拍照了,其实可以在下一个副领接替的时候拍一下难点,这次龙须的难点主要在第二天的下山路段,大概有以下的帮助方法: 上山:脚滑的大石头战争上面拉一把 下山:长泥地下坡指出脚点;大石较陡较滑的部分让队员屁降,推一把队员小腿,让下滑慢一点,防止裤子磨坏;崖壁侧切指出哪些地方摩擦力比较大,可以放心走;找更容易走的新路;树枝下降让队员倒攀,把队员的鞋子拉到最近的脚点;一个陡泥坡下降有点滑,正好旁边有棵树,让队员抱着树倒着下去。
天地辽阔,万物有灵。
|
而且用一段时间最好用二氧化氯消毒一下
为美好的世界献上祝福!
|
Free forum by Nabble | Edit this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