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迹已经上传至两步路了,关键难点我都标注了:
https://www.2bulu.com/track/t-icleCLBHLErp%25252FR2KBg5Tzw%25253D%25253D.htm Day 0 - 2025/4/3前 今天是回来的第一天,昨晚十点才到学校,吃完饭还回工位收拾了东西把实验收尾了,早上七点才睡觉,像之前冬训那样写故事写不动了,好累(就像写流水账一样写吧)。感觉七姑龙须比我第一次来协会走的重装千八还累(可能两天重装走完千八才能叫华东第一虐吧?) 其实原本这次领队培训准备的是雁荡(路书都做好了,老人组都批改了),但要和安安走麦理浩径,所以换成七姑龙须了。 也许是命运的捉弄吧,刚好雁荡那周全国下雨降温,麦理浩径也取消了(总有一天我会回来的),我被关在实验室看着他们风雪雁荡好羡慕啊。 花了一天通宵准备完七姑龙须路书,在早上八点(应该是吧)发给了乐。做七姑龙须路书的时候,我就感觉贼害怕,难度远超雁荡(乐甚至在领陪计划书上写的强度较低,原来是路程12km比雁荡19km短,所以较低🤣),后面雁荡都没布绳就走完了,我们七姑龙须甚至布了4次绳,属实是体验拉满了。 后面问了问老人(hsc),才发现这次领陪协会老人们其实没走过七姑线(昨年下撤了),他们21年领陪也只走了龙须环线,就连乐也没走过七姑(Damn!),我更害怕了。这下老人们(除了旭18年领陪走过)都是真正的会员了 可我不敢给大家说(要不然大家都不敢来了),也就给大家说轻轻松松,简单,不就是布绳而已嘛,大不了打一路工程蝴蝶结(知不知道收绳的人解结有多折磨) 一开始拉七姑龙须群的时候,没人群主,我寻思行吧,我来,没想到工作那么复杂。走个线各种报备,财务预算,装备计划。就比如出发前一天,我才发现原来我们组的任务是财务和装备计划,出发前一天准备会,忙完一天煞笔实验,晚上凌晨两点我才做好装备计划表格(但是没有打印出来),也忘记财务预算这件事了,导致我们组丁田同志被批评了(sad)(辛苦了丁老师) 毕竟老人们没走过七姑,这下这条领陪老人真成会员了,我就给老人们取名SVIP了。SVIP真下群里一会问行程安排,问餐饮,问保险啥的,真的领队组人多了,责任一分配下去就不好管理了,头都大了,所幸在出发前一天晚上最后一次准备会都解决了,还算顺利吧。 原本计划是在清明走线前把作息调回阳间,可是法国工程师要从欧洲回来到我实验室修光刻机了,不得不伺候,还要准备好多东西。。。又只能熬大夜了。为了防止整个领队组不会布绳,我负责背负所有技术装备,并且提前一天在雁荡还装备的时候拿了装备,趁夜深人静的时候在转化医学院练习了一点站,主绳两点站,甚至还有Joshua tree anchor system,也复习了冬训的双绳下降。 ![]() ![]() 出发那天凌晨我四点半才睡(实验等一系列破事),早上九点半就起来和丁老师一起去买菜,买菜途中又收到实验室师兄打来的电话,不得不买菜后回工位处理一下,最后11:40才回寝室收拾,20分钟打完包,一称17.6kg(怎么那么重?)心想那么重算了,有个玻璃瓶装的牛肉酱直接扔进去(埋下了被鉴发现批评的伏笔) 吃完饭就去凯旋门集合,司机来的及其准时(13:00出发12:00就到凯旋门了),SVIP和领队们也来的都很准时,13:05点名发现居然全都到了,一查包发现就我背了18kg(艹),旭和Ray甚至8kg左右,其他领队组成员都是10-12kg左右,为什么我的能那么重?(走完听草莓说才知道50m静力绳重4kg)走之前张书记说他有2kg冗余,今天一称才发现他的包12kg(哪来的冗余),心想算了,18kg就18kg吧,又不是不能背。 因为全是熟人,所以查包其实很敷衍,这个时候鉴一直在我周围晃来晃去,我心想他穿的跑鞋,毕竟我也穿的越野跑鞋,就没管他,只注意到了草莓穿的拖鞋,询问后确认草莓带了登山鞋就没管了。 然后就小丑了,鉴提醒我他其实穿的普通跑鞋,然后我也没查他包确认他到底带没带登山鞋,直到出发的时候他自己检查才发现自己真没带登山鞋,花了10min跑回工位拿上了鞋,赶在13:30之前出发了。 所以不管生人还是熟人,该查的都得查,狠狠地反思。 在车上就是传统环节了,因为这次考斯特没有音响,就用对讲机了,乐提醒我们领队应该干啥(给会员们说行程时间、服务区信息、天气、系安全带等等),然后就是三个灵魂问题。 为什么徒步? 大家都学过大禹治水的故事,其中一个典故让我记忆深刻。禹迹,即夏禹治水走过的足迹,相传夏禹治水,足迹遍于九州,后因称中国的疆城为禹迹。《尚书禹贡》记载的大禹治水不正是最早的国土测量?从张骞凿空西域的驼铃到明代徐霞客的万里遐征,我们的祖先用脚步丈量出了我们中国的疆域,可能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基因密码吧。 胡春华清华毕业自愿前往西藏地区工作前曾经留下这句话,让我很触动: “假期里,我回到家乡,站在葛洲坝上,猛然间,我觉得人都变小了。课堂里,翻开《中国通史》,我看到在沧海巨变之间只有“中华”两个字,秦皇汉武的名字也只有在和她联系起来的时候,才不被人遗忘。 随着文化知识的增长,我产生这样一种认识:即历史是很难预料的。当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国东部迅速崛起的时候,有多少人曾想到有西部开发的热潮?彼得大帝为争夺波罗的海在波尔达瓦和查理决战时,哪曾想到今天的俄罗斯却倾力于西伯利亚?我们祖国过去创造过灿烂的文明,谁敢说她不会有更加灿烂的未来?” 我们徒步时走过的每座山都有护林员,每条古道都有背夫踩出的坑,中国五千年文明从来不是帝王的独角戏,而是靠无数普通人的脚步垒起来的。我们走的不只是山路,更是在接祖宗传给我们的那根接力棒。 为什么想当领队? 从个人角度来讲,我其实是为了报答各位老人对我的培育之情,所以当领队。 放眼家国,茶马古道的马帮头领总会多备三袋盐巴——既为商队调味,更为途中接济贫苦。这份朴素的传承智慧,恰是我们当代领队应有的精神。我们不是发号施令的指挥官,而是文明基因的摆渡人。当我们迷失在钢铁森林之中,领队带领走过的一条条古道、疆域正是中华文明几千年以来的传承。 为什么参加领队培训? 参加领陪不是跟着混里程,是要成为团队最后的保险栓——就像河西走廊烽燧里的卫兵,商队过去了,他还得守着烽火台。领队培训的经验也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不像我的科研论文,毕竟论文写完就存档,但这些急救、导航的本事,说不定哪天就能把哪个家人从鬼门关拽回来。 每个人对这三个灵魂问题都有自己的理解,有人说了自己徒步的经历,有人说了关于自由的话题,本来氛围好好的时候,车居然爆胎了。。。所幸就在孝丰服务区前面几百米,警察5min之内就到(这个时候就得感谢草莓了,非常专业,迅速拨打了救援电话,并且提醒我给基地联系人黄子瀚报备信息,张书记也马上联系了计师傅),我自己其实乐呵呵的,甚至还说这个设备是液压的,这个是风炮,怎么拆轮胎(不知道为啥我觉得1-2小时就能修好),乐倒是挺焦虑的,拍下了我嘻嘻的照片。 ![]() 下午16:45爆胎 18:12就修好了(I love China),所幸后半程轮胎也没有问题,只是可惜晚到了2h左右,导致原本其实想和旭佬的龙须神鱼线拉练泡汤了(我觉得可能也就易席言愿意一起来),到了农家,晚饭吃了腊肠炒饭,锅巴挺好吃的。 以后感觉所有的线路都可以提前下午出发,方便应对意外情况(我可没鼓励翘课哈)。 感觉我们领队组和农家沟通上有问题?到了才发现农家有一间没有热水的三人间(刚好5位女生们可以住一间三人间和一间两人间),还有一间没有热水的标间(我和张书记住进去了)。有点幽默的(为什么没有热水的两间叫吉祥、如意) 以后真要走七姑龙须的话真的可以换一家农家,路上还遇到了什么包包客栈啥的。傍晚九点20左右,我把领队组成员全部叫过来了,毕竟我知道大部分人都不会布绳,所以我从布林结、渔人结、高山蝴蝶结(工程蝴蝶结)、双套结(丁香结)、八字结的顺序,分别演示了单点站,两点站,扁带锚点(手术结、平结)的打法,这里要感谢丁老师的辅助了,毕竟丁老师自己偷偷加练了)在22:40结束了培训,分了一下我打印的彩色地图以及明天的布绳顺序,我收了绳便睡觉。 遗憾的是,因为生物钟的问题,我凌晨1:20就醒了,然后一夜未眠,中途还换了对讲机充电,说实话当天晚上我还是很担心的,这群领队组布林结都打不好,而且就连旭都不敢带西瓜上山。。。 |
该帖在被更新。
Day 1, 2025/4/4
因为一夜未眠,我提前在5:50就起床叫早了,6:15农家早饭就准备好了(旭佬不愧是有经验的,知道早饭吃不了那么久,起早没用,6:30才出来一会就吃完了),之后7点就准时出发了,看了天气预报20℃左右,我变直接化身短袖战士(背18kg不可能冷好吧),但其实及其不推荐。 因为徒步的起点在公路,热身不安全,我便领了一小段穿越农田到高铁桥下一片空地组织热身(这段时间草莓还提醒我对讲机讲话要说over,太专业了草莓!),然后便把领队交给了郭宇翔。可能是因为七姑线走的人少,路上全是密林,我穿短袖倒是没啥,我不怕划伤啥的,但是会员的话一定要提醒穿上冲锋衣,并且背包一定不要外挂东西(因为我的背包太重,我穿越密林经历了太多箭步走…) ![]() ![]() 不幸的是商轩铭虽然穿了冲锋衣但是手指被树枝划伤出血了,等我们休息准备脱衣服的时候,他突然头晕要倒下。这时候旭佬马上反应过来抱住他,辨认出来是晕血的症状,易席言马上把防潮垫铺出来,旭佬准备水,Ray把手套拿出来借给他,处理的非常专业(不愧是旭佬啊,一眼看出症状),恢复一段时间后,商轩铭意识清醒了,我们便继续前进。比计划晚了10分钟到达岔路口,此时我看了看温度计19.4℃,要是再热点我背18kg可能要死了。 做计划的时候其实我是安排在18:00到达营地的(但是为了督促大家,我故意提前了1.5h的时间),所以到达岔路口的时候我一点都不慌张,然后就是草莓领队了(她很踊跃的说自己要布绳,狠狠地赞了,要不然我18kg不就白背了?),然后开始上坡,途径一块裸露石头,换了5个赞助旗拍了5次照片(牧高笛居然不给旗),到达了第一个难点,草莓便打了一个从下面穿的布林结(从上面看会觉得她打错了),我当时还错怪她了,等到我双绳下降的时候,才发现是对(是我昨晚教她的打法,学的真的快啊,太强了),不过防脱有点松,嘻嘻,我拍下来了 ![]() 打结的时候,乐一直在旁边看着,虽然草莓想打两点站,还是被乐劝止了(Man!),因为单点站完全够用。 乐虽然作为SVIP但扮演了临时副领的职位,主动下降到中间的平台,指引大家如何下降。我和易席言就在上面帮草莓打了一堆工程蝴蝶结(不过易席言有几个打错了,还得多练啊),草莓则做了一个胸式安全带,一个一个的把自己A在蝴蝶结里面,在下降的时候延绳打结,我则作为压队,坐在坡上,享受着25℃温度的凉风,让我回想起了在深圳坐在海边吹着海风很是惬意,所以看着广东出身的郭宇翔说着我在享受自由的海风。可惜的是我小丑了,坐了将近1h,居然没有拍对面难点的照片。 ![]() 这中间旭、澳、子俊和易席言居然在刚刚路过的不知道是七姑的第几尖顶上煮茶喝(不愧是SVIP!),可怜乐了。(话说,张书记和骚男下降真快,不愧是冬训的,30s就下去了,其余人要5-6min),旭甚至没有用绳子,重装直接下去了,man! 大概13:00的时候,对面从龙须穿越的轻装队伍已经过来了,他们说他们早上7点出发的,好强。 ![]() ![]() 大概花了一个半小时,大家才下降完,中途等待过程中吃了午饭,然后开始攀爬对面的连续难点,我和乐则大概花了10min左右才把工程蝴蝶结全部解开(崩溃),然后我开始双绳下降,(抓结甚至不够长,直接不上抓结了),胸式安全带的双绳下降是真的勒着痛,我中途还用Acepro录着像,结果一看乐没有ATC也抓着双绳下来了。。。(干嘛啊,这不录像里面显得我蠢爆了,damn),收完绳后,已经差不多13:00了,虽然对面难点有裸露岩壁的攀爬,但是有野生刷新的蓝色路绳,所以大家早就爬上去拍照了。我和乐也快速爬了上去,让我们的易摄像师拍了照。 此时按计划时间大概晚了30min,但是也在我提前的1.5h内,然后便是全队冲顶七姑大尖,大概13:50全员就登顶了,比计划13:00晚了50分钟,这个时候其实觉得还好,按照计划前面还有一个布绳点让大家练习,但是前队应该是觉得时间不太够,直接不管布绳猛地冲下去了,后队大部分都是有点吃力的人,下降有点困难。毕竟我都背绳来了,乐说布绳,呆毛就踊跃报名了,我把绳子给了呆毛,她绑了一个布林结+防脱,然后用扁带做了一个锚点打上丁香结导向,为了节约时间就没有打工程蝴蝶结便下去了。 ![]() 同时为了节约时间,我作为压队,直接把绳子解开,让下面的季梦思把绳子给收了,自己直接下去了,拿上了季梦思收的绳,结果对讲机掉了,找对讲机,耽误了一会(被乐狠狠骂了)。后面便是疯狂的赶路,途径犀牛石(然而我作为压队到了就走,没有拍照),最后经过一个小难点(倒攀下去),于15:55到达天门锁翠(然后我作为压队到了只能在下面拍张合照,无法观察其结构),压队真是太惨了! 之后便是一段下降和长上升到达七姑的最后一个尖,此时领队是张书记,大概是觉得时间不太够,便开始快速拉练,导致轩铭等人爬的很吃力,至少脚滑了5次,我则作为压队,一直在后面看着他,必要的时候拖着他的屁股。于16:45成功冲顶。稍作休整后继续前进,于17:23到达龙池营地(垃圾真的遍地,不过有个铁皮房子可以在里面做饭),比我计划的提前了37min,挺好的,不得不说张书记带的真的快(岔路口直接头也不看的就冲了,太强了),普通会员大概中途是需要一个休息点的。 然后就是找水源,营地最近的水源有点脏,但是有滤水器也能用。这个时候鉴妈妈真的C麻了,我看天色还很早,便穿着短袖没带头灯就去打水,但是鉴提醒大家一定要带头灯和冲锋衣去打水。即使你自己很自信也没有用,大雷山就是经典的教训。 ![]() ![]() 鉴妈妈用剪刀把瓶子剪开,做了一个简易的水管,集中水流,真是太强啦,让SVIP们能够在下游打水。我则穿梭密林,前往上游,听着溪水的声音找到了水源,辛苦草莓穿着拖鞋跟上来了,张书记和郭宇翔也把所有水袋和水壶带上来了,打完水我们便下去做饭了。SVIP和郭宇翔、呆毛他们组在铁皮房子里面做饭,我们组则在外面铺了防潮垫做饭,我们组丁老师和草莓便洗菜和切菜,做了一顿好吃的咖喱和面(可惜面和菜带多了,没吃完,面只能又背下山去了),我的锅还糊锅了(回来用氢氧化钠洗的时候加多了,导致表面铝被腐蚀了,漏出了铝合金本身的颜色,血的教训,但心想其实和钢丝球刷是一样的,都会破坏表面喷砂涂层。用白醋中和后,过水5次阴干后下次继续用) 吃完饭后暴露严重问题了,虽然定的是22点就寝,但是因为大家都是熟人,一直在聊,直到草莓提醒我们才终止话题,最后22:40才入睡,入睡甚至还在帐篷里面聊,如果是会员线的话,领队组绝对不能这么干! |
该帖在被更新。
Day 2, 2025/4/5
第二天早上虽然定的是6:30起床,8:00出发,但是按照我的想法其实晚30min(后面车上复盘,SVIP们指出这30min应该拍合照,和做热身活动),导致SVIP们都准备好出发了,我们领队组还在收拾,让SVIP们狠狠生气了。时间观念非常重要。 早上的温度只有12℃,我带的抓绒一晚上都没有拿出来用,热完身后(8:16)便是季梦思带队出发前往龙须山了,不幸的是季梦思带错路了,一路石阶路下撤(和18年旭佬领队一样的场景),错过了一开始我定的布绳难点和沙化山脊,我寻思怎么全是树林不太对,后面发现走错路了,所幸看了看乐手机里的路网发现前面岔路可以横切回龙须山脊,我在一个石头处喊住了季梦思,让她从这边重回龙须山。 ![]() 也许是命运的眷顾,虽然通过下撤路线绕过了一个难点,结果迎面而来一堆难点,甚至有个难点需要布绳,我走在队伍的稍微前面一点的位置,爬上了非常滑的沙石坡,我感觉不太妙,马上下包布绳,还没等我布完绳,后面的SVIP不敢上来,反而选择了从旁边更奇怪的路线爬上去(然后后面领队组的成员全部跟了上去),结果进退两难,如果要从他们那里到达我们的位置,需要从很滑的沙石坡上下来,乐尝试从我的位置到达他们那里,结果才走两步直接脚滑,这下他们只能倒攀下来,中途呆毛的手也划伤了。 ![]() ![]() 经过这个难点后,便是需要压在岩壁上横移过去的难点,郭宇翔等人轮流化身副领指导别人过去。之后到达山脊拍完照,前队变后队,我便化身领队,很快就到了一线天。因为事先在网上搜集资料,确定了中间需要人包分离,我们便从左边布绳下降,丁老师打了一个布林结的锚点,我做了一个扁带双套结的导向,乐在中间打了一个偏8的导向,然后双套结的锁门没拧…下降后才发现。我布完绳,从一线天中间直接轻装下去了,把绳子理了一下,然后看戏,完全忘记了给难点拍照,太傻逼了。 ![]() 中途我又爬了回去,乐说你不要一个人布了绳,又收绳,太累了,我寻思也是,就让季梦思来收了(她最后还是free solo从最难的坡下来的,太强了),我便拿着重装包,人包分离经过一线天,然后狠狠地磨包了,幸好没有让大家从一线天中间过,要不然下任会长直接不下来了,留在山上了(嘻嘻)。 ![]() ![]() 经过一线天出来就是一个陡壁,稍微比布绳那段陡壁角度要大些,但是有很多岩点,我觉得也就V1难度吧,重装也轻松下去了。然后我又看戏了,完全没注意到下面轻装的游客开始上来造成堵车了。这个时候乐就提醒我,让我先带一些队伍下去,要不然大家都堵着,以后遇到这种一本道+难点而且是景区路线,一定要让大家不要久留,快速通过。 加上堵车的原因,大部队通过一线天已经是10:38,比预计时间晚了8分钟,我当时觉得还好,之后便是通过树梯下降。可是游客上山和我们下山的路线冲突,我们不得不让路,导致我们到达第二个树梯的时候已经11:25了,离按计划通过最后一个树梯的时间(11:00)足足晚了25min,此时我觉得有点寄,不得不加快速度,导致我一上午基本没有任何照片,全在催促SVIP们和领队组们快点走,别拍照了(sad),领队怎么那么惨,第一天压队也没拍好照片(七姑尖、犀牛石和天门锁翠),第二天当领队也错过在景区的照片。 ![]() 第二个树梯前面是有个滑坡,只能让游客先上来,我抓空赶紧下去,可惜此时的压队草莓一直想和我换领队,但我没办法和她换。后来才知道她背着刚刚一线天布50m的静力绳,一路上都有人夸她“哇,好专业”,而我背了一天多,都没人夸我呢😭(算了,节约我几kg负重,最后半天就让她背吧)。上来的游客们只提醒了我他们是布了绳上来的,我心想不妙,怎么会这么难,一心赶路,走了很多难度贼高的路,导致跟在我后面的子俊不得不品尝极其危险的线路,而后面的人则发现了更好走的路线,私密马赛。今天的鉴似乎真的是一个第一次徒步的会员,一路上都在害怕,不知道是假戏真做还是怎么,让自己走的非常狼狈。 ![]() 通过第二个树梯后,来到了很抖的小难点,我看上来的游客爬的很艰难,不愿意选择他们上升的路,选择了有脚印的下坡路,旭跟在我后面过来了,而张书记直接一个滑板鞋下来了。易席言发现游客上来的路两边有石头,可以两腿张开踩下来,比我走的路简单多了,大部队都这么走了,太强了。之后旭似乎是觉得后队走的太慢便留下来等待他们,我则继续带领前队下撤。到达下面一个平地的时候,听到草莓说旭在平地摔跤了,手肘出血了,鉴作为医疗部前部长包扎得极其抽象,旭直接放弃包扎,选择3%浓度过氧化氢消毒,给大山留下了他爽朗的叫声。 ![]() 经过平地短暂休整后,继续前进便来到最后一个树梯,但与两步路上不一样的是,这个树梯没了,没办法只能从旁边绕着下去。我在旁边看着小朋友卡着上不来,这时候鉴提醒我拉他一把,确实我很多时候在看戏,不光是会员,路人的话能帮还是帮才对。拉了一把上来后,之后便是人为在石头上凿出的台阶,下降速度快了很多,然后我们便到达了龙须北线的岔路口,此时已经是12:47,比成功出山的时间节点晚了17分钟。 ![]() 等待后队大概10min,我们让易席言带前队先走,我在岔路口和Ray、骚男等着草莓她们后队过来。13:10汇合后,我又成压队,草莓则成领队,带我们猛猛的地追上前队,后面的速度很快,途径了小溪,机耕道,油菜花田,最后14:07成功到达桥边,我把我的功德垃圾倒了,张书记则直接叫了师傅来接我们去农家,鉴妈妈去买了30元2斤的草莓(好贵),14: 18我们全员集合上车回了农家吃饭。张书记也安排了农家购买了雪碧、可乐等饮料,计师傅和大明山一样送了我们一箱健力宝,于15:34我们出发返程,结束了七姑龙须的旅程。回程路上大家的总结很精彩(就是怎么有人偷拍别人睡觉呢)。经历堵车于22:11到达学校,然后在囧烧吃了和鉴的送别餐。 |
总结:
码完将近8000字的游记已经是深夜凌晨2点了,明早还约了运动康复科去看看我的脚踝(我这次崴了两次脚,还是走了下来) 协会的凯乐石重装包真不错,18kg背着肩膀都不痛,不像我上回仙居背了18kg用着我的那个破包,肩膀痛死了。 总的来说,还是感谢七姑和龙须放我们回家,要说按满分5星难度打个星的话,应该是3星(旭说2.5星)。 下面是比较书面化的总结 本次七姑龙须徒步活动于2025年4月4日至5日展开,作为领队培训的两条难度一高一低线路里高难度的线路,团队成员由经验丰富的老人们(SVIP)和新人领队组成。尽管前期因天气和行程调整面临诸多挑战,但活动最终顺利完成,并为团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 活动概况与挑战 七姑龙须路线以密林、裸露岩壁和沙化山脊为主,全程布绳四次,技术难度符合预期。首日行程中,团队遭遇了晕血事件、布绳操作失误等突发状况,次日因路线偏差和游客拥堵导致时间延误。此外,我背负了18kg重装(包含技术装备与静力绳)对体能提出极大考验。 团队协作与领导力 -应急处理:面对队员商轩铭晕血,旭迅速判断并组织救援,团队成员分工明确,体现了专业素养。 -技术操作:草莓在布绳环节表现出色,快速掌握布林结等技巧;乐全程辅助难点下降,确保安全。 -责任分配:领队组在查包、装备计划等环节暴露管理疏漏(如未严格检查登山鞋),但通过及时调整(如夜间技术培训)弥补不足。 反思与改进 -查包与装备管理:熟人团队查包过于敷衍,导致鉴未带登山鞋的失误,后续需严格执行检查流程。 -时间规划:次日因未预留充足时间导致团队迟到,需提前考虑意外缓冲时间,并增强时间观念。 -风险预判:未充分预估路线难度与游客拥堵问题,需提前研究路况,优化应急预案。 -团队纪律:营地夜间闲聊影响休息,领队组需以身作则,尤其在会员线中强化纪律管理。 成果与收获 -技术提升:团队成员通过实战掌握了布绳、双绳下降等技能,强化了锚点搭建与结绳熟练度。 -领导力培养:领队组在协调、决策和压力应对中成长,明确了“保险栓”角色的重要性。 -文化传承:活动呼应了“用脚步丈量山河”的精神,将徒步与历史责任感结合,深化了团队对户外运动意义的理解。 此次七姑龙须之行不仅是体能和技术的考验,更是一次团队协作与责任担当的历练。尽管存在不足,但问题暴露正是改进的契机,为未来领队工作提供了扎实的经验基础。 |
该帖在被更新。
七姑龙须路线图.pdf
![]() 路线图如上,其中龙池营地前面的深红色虚线为原路径,因为一开始走成下撤路线,后面切回去故跳过了一开始的布绳难点,红色×为布绳难点(总共5个,原路径跳过1个,实际经过4个) 时间节点 Day 0, 2024/4/3 13:05 凯旋门点人都到 13:11 拍合照 13:21 上车 (鉴没带徒步鞋,回去拿鞋) 16:45 左后两个轮胎爆胎 16:55 高速维修到 18:12 换好轮胎 18:20 出发 19:00 宁国服务区检查轮胎 20:36 到达农家 21:20 布绳培训 22:00 SVIP就寝 22:40 领队组就寝 Day 1, 2024/4/4 6:00 叫早 6:15 吃早饭 7:03 出发 7:36 高铁桥下热身 8:03 商轩铭晕血 8:09 商轩铭恢复 8:42 到达上山岔路口,温度19.4℃ 9:01 上坡休息,拍赞助照 10:45 到达第一个布绳难点,温度24.7℃ 12:16 还差4个人过难点 13:23 全员过完两个难点 13:50 半队登顶 13:57 全队登顶 (七姑大尖) 14:21 第二个布绳难点 15:16 到达犀牛石 15:55 到达天门锁翠 16:45 到达七姑最后一个尖 17:14 到达龙须北线岔路口 17:23 到达营地 18:15 打水完 22:40 睡觉 Day 2, 2024/4/5 6:30 叫早,温度12℃ 8:16 热身出发,走错路 8:52 切回主路,休息 9:10 第三个难点布绳 9:42 到达一线天,布绳 10:38 到达第一个树梯 10:57 全员通过一线天 11:25 到达第二个树梯 12:08 到达第三个树梯 13:18 后队全员通过所有难点 13:51 后队追上前队 14:10 到达观景桥 14:18 全员上车回农家,腐败餐 15:34 返程 22:10 到达学校 一些题外话 -旭佬说他们当年领陪是下雨天走的七姑龙须,比我们这次还要快多了,真是太强了 -天气预报的玩笑还是少开(如欧洲的不如中国),毕竟都是概率预报,这次没有下雨,感谢大山欢迎我们。 -在营地捡了一些垃圾带下山,其中有两个气罐都生锈了,我以为没气了,拿实验室去拆掉,一戳开就喷气,喷在手上,幸好剂量不大,赶快通风,迅速冲洗手部。以后还是注意一下拆气罐,万一有火种直接炸了。 |
补充一个时间,前队到达天门锁翠是15:28,中间断开20多分钟的路程
no one is coming
|
2025/4/18
今天结束理疗后,下周就将进入最后一个疗程。脚踝的病情已经明显感受到好转,虽然过去两周每隔一天都要花上两个小时的排队治疗,但相比刚受伤时的剧烈疼痛,现在已经轻松了许多。 这次崴脚是3月初做完实验离开实验室时踩空楼梯导致的。那晚靠右脚跳着回到寝室,本以为只是轻微拉伤,结果第二天起床后明显感到走路困难。因为科研项目需要长时间站立和走动,恢复进度也比较缓慢。 3月8日又去走了铁匠山—吴越古道的重装线,途中摔倒两次,把陪我走过沙漠和高原的登山杖也折在了山里,心里非常难受。之后跑步训练中再次崴脚,当时凭着肾上腺素硬撑,但伤势明显加重。 在七姑龙须领陪中,因为背负过重且没有穿护踝,作为压队为了追赶前队,在陡坡快速下降时踩到一块突出石头,再次崴脚,当时剧痛但只能硬扛。整段路途中崴脚两次,下山休整后情况不对,便及时前往医院检查治疗。 ![]() 检查结果显示: 1. 左踝距腓前韧带部分撕裂后改变,跟腓韧带变形,跟腱远端轻度变性; 2. 左踝跟骨沟小囊变; 3. 左踝少量积液,多发屈肌腱鞘积液,周围软组织轻度肿胀(医生初步判断是运动姿势不当及负重过大导致)。 非常感谢群里的家人们在我崴脚期间的关心,也感谢当时丁老师建议我去六院,确实帮了我不少(其他医院早就排号爆满了),让我第二天一早就能挂号接受治疗,康复效率也高很多。一路走来虽然磕磕绊绊,但能坚持走完理疗这段路,真的挺幸运的。 希望之后的每一次户外,都能更加谨慎、更加安全,也希望每位队友都能照顾好自己,安全第一! |
管理员
|
我检讨。最初是误以为23年国庆走的是七姑龙须了。看到你的路书之后意识到有点问题,不过还是有信心带大家安全下山的,所以安啦 是我未曾设想过的高度😮 其实不知道该怎么说你们。严厉地说呢,你们理应在学校里就练好再上山;但是缺心眼一点说,你们至少还知道要临时抱佛脚。加油吧,领队之路才刚刚开始 旭没带西瓜纯粹是因为我透题了。感觉老是出这么个题目没意思,而且对你们来说这条线也不简单,顺利走完就挺好。即便老人们不作妖,也会有各种小问题需要注意。考题会自然而然出现的,所以我也没特变安排什么。
我想 在大雨之后,把旗帜插在最高的楼
|
Free forum by Nabble | Edit this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