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从开学初报名领培开始,领培就是我的心头大患。上学期去实习一学期都没走线了,上了班感觉学院的课p用没有,还不如多在野协学习点户外知识来得实在hhh 所以在写新年计划的时候,制定了下学期一定要参加领培的目标。但实在太久没走线,而且总觉得自己还没做好准备,不过没做好准备可能才是常态吧,偶尔需要一些赶鸭子上架。然后等到了这学期第一条重装线,宋昊南和澳哥领压的铁匠山-吴越古道。我第一次户外徒步就是去的铁匠山,宋昊南和澳哥也是第一次参加野协重装线三尖干事破冰认识的熟人,比较有安全感,也想温习一下走线就报名了。结果第一天就走的有点累,晚上风很大,我们帐篷朝向选的不太好,帐蓬皮一直贴我的背,梦里也是一直背着包,更累了。醒来就觉得这个样领培怎么办啊,刚好乐之前也在催路书,说不交的就当退出了,我就想要不就借此机会退出得了hh 非常幸运的是在这次线路我认识了徒步经验丰富的余心忆以及也要参加领培的同组的林哥。余心忆给了我很多扎扎实实的鼓励,并非“加油!你一定可以的!”这种,而是她自身的很多经验和建议,给我增添了一些信心。林哥一开始是要走雁荡的,他换成七姑龙须之后我们也在一组了。林哥多猛大家也都有目共睹hh 林哥优秀的路书又是另一种扎实的鼓励。当我搞完我破碎的路书之后感觉非常完蛋,属于知道这样肯定不行,但不知道怎么能变行。看到林哥的路书之后一下就通了,马上就理解了乐领培说的好的路书、好的地图的重要性,或许不需要展示出来,但能让自己胸有成竹。我也赶紧抄作业画了一下地图试试,在此之前并没有什么很强的想要使用那个软件的欲望hh 顺下来之后心里有底了很多。林哥已经通宵写了如此优秀的路书,那准备会就得我来搞了,就参考宋昊南铁匠山的准备会做了ppt。实际讲的时候我们是第三组,一开始还是比较紧张,因为看之前领培帖子感觉第一次准备会就是批斗拷打hh 但听了前两组的提问的时候发现问到的东西我基本都准备了,也有底了不少。收到大家的夸赞诚惶诚恐,但我觉得是“最好的食材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林哥优秀的路书提供了食材,我只是烹饪出来罢了。我们应该是唯一一组强调必须戴手套的,实际走的时候还是好几个人没戴,也有不少划伤,重要的事情还是要不厌其烦地说。 再就是布绳的准备。布绳领培是在铁匠山那个周末,我就看的回放。看着感觉 啊好简单啊,又不是要打中国结,但毕竟没参加过冬训还是不太放心。林哥说第一次准备会之后可以练一下,就等着去练了,非常感谢乐和tja开的小灶hh 实际打的时候和看视频还是很不一样,绳子拿到手里的瞬间清晰的步骤就退化成了模糊的印象,最后还是拿了一小段绳回去加练。加练的时候感觉慢慢拆绳结比一直重复步骤去打更能理解绳结的拓扑结构,好像自己怎么样都能打出来了hh 至此,我的心头大患可以算是了却了,虽然还是有些担忧,但已经有坚定的信心支撑来把领培完成。 为什么徒步?和大家差不多,因为喜欢。如果说喜欢徒步的什么,我会说喜欢使用自己身体的感受。在我打垒球的时候,不管是传球还是投球(投球有一系列上步绕臂等复杂动作),球出手的那一瞬间我就知道这个球传的好不好(方向正不正 速度快不快),对我来说这是一种身心合一、手脑合一的奇妙体验。而徒步的时候,就像积分一样,漫长的山路被分割成无穷多的每一步,即使再陡再难,两脚之间也可以近似为平平常常的一步。在那些需要谨小慎微前进的路上,每一步都有这样的体验。为什么想当领队?我的第一条重装徒步线也是和野协走的第一条线是黄子瀚领队的三尖干事破冰。当时我对重装徒步几乎没有任何概念,准备会听得一愣一愣的hh 但黄子瀚严肃的风格和透露出专业的准备会内容都让我觉得“只要按他说的做就行了”,所以他说要带保温杯 我就买了一个1L的不锈钢保温杯带着hh 虽然导致我到现在还有点害怕黄子瀚,但这种可靠的感觉非常踏实,我希望能成为可以传递给别人这样可靠的感受的人。为什么要参加领培?因为想学习更多户外知识来支撑上一问hh 也有为野协做一些贡献的想法。还是三尖干事破冰那次,我觉得野协给我的感受就是可靠。那时候我登山杖老是顺拐 护膝也不会戴,好像戴在小腿上了hh 乐在后面给我示范登山杖 还蹲下给我调了护膝,感动。还有第一次去越野跑,瀚宸也给我一种“听他的买就行”的感觉,还有开车的泽哥和一起跑完的姝帆,受到的帮助、感动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参加领培的过程中 像上面写的,也接受了大家这么多的鼓励。即使不能成为心目中那种领队也要努力抓些人来发展成这种领队hhh线路回顾感谢林哥干货满满的总结,让我能写点流水账XDDay0 鉴哥精心设计的运动鞋环节hh 回去拿鞋加深了印象,其实真有点没想到真的会有人没穿登山鞋( 感谢鉴哥!和故事一起都狠狠记住了! 晚上抱佛脚学绳结有点绷不住hh 当时第一次准备会结束大家都走了我还以为只有我不会打。感觉搞得有点晚了,时间紧的话可以只讲重点,或者分组学习配合布绳?林哥还是会的太多了hh Day1 先是一段密林,确实很密而且有很多狡猾的倒刺,钢铁林哥穿短袖被挠了好几道,轩铭手被划破不幸还晕血,会员线一定要尽量避免,提醒大家穿好冲锋衣、戴面罩手套等等。 然后到了第一个大难点,虽然有点害怕但绳结我练的比较熟了,也是想试一下布绳的,川鸣很早就说她想布我就没有讲,勇往直前的年轻人可真好啊ww 到我下降的时候本来想做一下副领试试,但第一次抓绳下降实在是很费劲就作罢了。对我来说最困难的步骤就是去抓下一个绳结的时候,而且有时候还会因为找不到脚点而忘了需要抓下一个结一直慌张乱踩(其实就是结抓的太高位置不好才踩不好的hh) 下来之后吃了点东西,吃完和德哥还有乐去对面大上升探了下路,不背包爬真舒服啊,希望有机会再轻装来一次。爬上去之后跟收绳的林哥和乐隔山相望,直观感受了一下刚下的坡有多长多陡,想到自己只是会打结,背不动绳也不会收绳,又觉得成为领队路漫漫。 后面似乎就是类似的陡峭上上下下,各种抱树,杖有点碍事。树真好啊,山是不是因为有这么多树才这么坚挺。终于到了营地,换衣服发现脚上已经磨了几个泡了。勤劳的川鸣去打水洗菜,我们吃的林哥cookbook里的咖喱饭,味道出乎意料的非常不错。吃到后面大家坐在一起接龙温习鉴哥的故事,ray太强了简直全文背诵,铁皮屋内外都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虽然聊的比较久,但最后还是基本按时睡觉的。白天的大小难点们实在是太过紧张刺激,睡了觉还铁马冰河入梦来。 Day2 早上领队组拔营太墨迹被狠狠批评了,旭佬真的很在理,批评的不是墨迹而是没有一个交代。这个时候应该站出来说一下更改出发时间的,还是没有绷紧“我是领队”的这根弦。 Isabelle领队走了一条航迹路网中的一个路,但这个不是我们预计的主航迹,没有看到预计的抱树下降小难点和沙化山脊。所以我们的航迹相当于给路网中这段路投了一票,但这并非我们的本意hh 后面也有队伍断开了的时候,鉴哥鼓励我领一小段去追大部队,刚走出去两步又不知道该左拐还是右拐了:路网的3条航迹显示要右拐,但显然左边的路更好走,对讲机和前队核实他们也是走的左边。如果真的是我自己领队没有前队可以问的话,估计真的要纠结一下吧。结合这两件事觉得真的不能太依赖航迹,又想起最后一次领培最后的时候黄子瀚问大家 航迹错了怎么办?当时觉得这好像就是一个面试或者答辩的抽象问题,实际经历过才知道大家都有很大可能走上那条并非自己本意的路,有航迹说明能走 可以参考,不代表唯一的答案,不要太轻视自己的判断,起码去探一探路。 到了一线天这边,我打了一个布林+防脱,然后和呆毛还有易大爷一起打工蝴。如果打得距离过大可以中间直接再打一个,拆开重新打有点浪费时间。然后又是抓绳下,最后大落差没敢抓下一个结卡顿了很久,真是太艰难了。后面上来了很多轻装正穿的队伍,有点堵车,乐说交替通过我们过两个他们过两个这样,学到了。 然后是风景美丽的沙化山脊,有些地方比较陡而且沙地很滑,我在一个小坡往下的时候滑了一跤滚了一小段,很drama的体验。宋昊南传授我太极下山心法,理论懂了,不会实践。不幸的是滚的时候很多沙石从腰这边进到裤子里面,站起来之后都卡在了护膝这里,拆了几次护膝还是感觉有些残留,太难受了。 后面的路感觉都好走了一些,属于需要谨小慎微通过的难点,比如树梯或者凿了小台阶的岩壁。在一个沙地那边旭佬在我后面滑倒摔伤了手肘,当时想是不是我走太慢了挤了他的路导致他滑了T-T 专业的川鸣开始用双氧水和碘伏处理,包扎因为抽象的胶带而显得更加抽象,都被Isabelle记录了下来。随着海拔的降低路也越来越平坦好走,最后一段川鸣先领然后我领,想赶上前队赶紧吃饭走的比较快,也顺利赶上了。来到了山上看到的一块块油菜花田前,春天真好啊。 领培中出现的问题问题实在是罄竹难书,需要被批评的地方太多了,我就写一下以后自己会更注意和想要改进的地方吧:1. 注重路书和地图,做充足的准备,但不追求完美的准备,能做的事情都做了之后就要勇敢的出发。 2. 人少进行分工时注意每个人完成的效率,人多进行分工时注意及时的沟通和跟进。 3. 重要的事情要不厌其烦地多说,准备会当面说 群里说等等,队员告知单传了很久,可以加一部分最重要的check list。 4. 增强领队意识,时刻提醒自己是领队(或许真的自己去领线这种感觉会更强就不需要那么提醒了),要把握整个队伍的进度,给大家一个交代。 5. 提升个人的体能和攀爬能力,多和优秀领队走线积累经验,重点学习对时间的控制和把握。但也同样,努力提升个人的同时也不追求完美的个人,要记得领队是一个组,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要及时寻求他人的帮助。 一些感想最大的感悟 用一句话说就是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理论和实践的交错中个人的理解才能不断上升,之前只是听领培课程的时候觉得 “嗷 好的” “嗷 要这样”,实际锻炼中知道了那些课程为什么要这样设置、为什么会有这些要求和问题,然后又有新的体悟,支撑我去学习更多的内容。对于成为好的领队而言,并不是知道了什么情况下该怎么做就可以的,现实的情况千变万化,比起一个能精准的选择出最优解的模型,我们更需要的领队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人或许会走错路,或许在信息不足时无法找到那个全局最优解,但会对全队负责、对自己负责,永远给大家一个交代。精品小团真的很快乐,基本和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机会。 听说轩铭第二条重装线就是这次领培,再想想自己的踟蹰不前感叹真是太勇敢了(然后阿翔说轩铭在农家晚上怕得睡不着哈哈) 阿翔工蝴专家,该出手时就出手,感谢你拉的每一把! 呆毛姐很多角度看好像倪妮,美丽!而且淋过雨就学会了给别人撑伞,打工蝴的时候非常注意间距和抓环大小,一定会是一个体贴可靠的好领队的。 Isabelle不愧是被prepa折磨过的人,能熬过prepa任何困难都不在话下吧哈哈 希望有机会和姐一起攀岩。 川鸣太勇敢了,想变强的人一定可以变强的,期待你的生日线! 易大爷也是身康体健身强力壮,感谢你的照顾! 德哥温柔靠谱,也是该出手时就出手,默默做了很多事。 林哥事必躬亲,虽然交给你干真的都很放心,但你也别太燃烧自己了hh 乐 子骏 澳哥 宋昊南 Ray都是老朋友了,乐老父亲一般的可靠,子骏一直都说“没事 没关系的”给人宽慰,澳哥对安全的强调,和宋昊南两次坐车都是同桌好像是我在野协说话最多的人hh,Ray靠谱优雅还腹黑幽默,新领队寄语建议全文稿发到论坛上hh。 虽然对鉴哥故事如雷贯耳,但和鉴哥一起走线还是第一次,真的太无微不至了,而且如此能共情如此将心比心,把每个新人当成是刚接触户外的自己,发自内心的敬佩。 旭佬也是久仰大名,之前看论坛以为是很爱骂人的一个人(bushi 旭佬真的记忆力好好,n年前的故事都娓娓道来,请多讲! 我觉得我好像把离别看得既轻又重。一方面特别理解川鸣的泪目,另一方面觉得 天下谁人不识君,大家都是这么好的人,到哪里都会有新的朋友的。 感谢我们一起走过这一段!
❛‿˂̵✧
|
深有同感,我喜欢倾听自己身体的感觉。打开自己的视觉、嗅觉,感受着泥土的气味与芬芳,关注自己的触感、脚感,体会脚踩在不同地形上的微妙变化,感受着自己的呼吸与脉搏,享受着汗水从额头滑落,这一切都让我感觉自己真实地活着。 |
管理员
|
我有点后怕,差点痛失一名优秀的新领队 真心感谢二位 “烹饪”其实并不简单,或许ljx自己讲都很难像你讲得那么好。你的准备会风格真的很不错。之前好像在刘梦当雁荡副领的时候有类似的感觉(我是指个人风格,那次准备会是ray讲的)。 很好的意识!
我想 在大雨之后,把旗帜插在最高的楼
|
Free forum by Nabble | Edit this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