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了好久好久,已经鸽到让我遗忘的地步,今天看见皇帝大人的催促,不禁想起,原来还有这事,希望记忆还没淡忘。
灵魂三问1为什么参加户外和徒步我是山里孩子,从小就住在山上,门前是山,门后也是山,走亲访友需要过山,过年祭祖也要上山,可以说我是山的孩子,喜欢山是自然的。在路上感受到留下的汗水,看见脚下的路,我觉得我仿佛真正活着,今年开年亲人与师兄的意外去世,让我真的刻骨感受生命的脆弱,或许走出去,让我感受自己,知道是的我还活着。上次风雨武功山,一直走到头发结冰,最后在营地摸着自己冻住的头发,虽然狼狈,但是感觉自己真好,仿佛自己融入了自然,成为其中一环。ps最近实验室感到特别忙碌,老是想走走线放松舒缓自己。感觉进山对我来说,是短暂离开现实,抛弃掉所有与现实有关的烦恼与痛苦的机会,让我可以去感受解放自己,很多时候走在线上,什么也不想说,只想一直往前走,往前走,这样总能给自己积攒能量。 2为什么参加领队看见为协会默默奉献的人很多,有的时候也被感染了吧。还记得冬训路上问乐为什么不找女朋友,他说协会的事情太多了,没有时间与精力再分配出去,我被他的回复一直感动着,乐靠着自己的热爱一直为爱发电着,我想不止感染着我一个人。感觉在协会认识了很多好朋友,也学到了很多,也想来为协会回馈一点,在自己能有时间的时候,能来野协参加活动,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上学期也一直感觉协会的线比其他友校少一点,成为领队就能来开线了(这学期这么多线,乐是不是偷偷在被窝笑)。同时做一个领队也有机会能带着一些朋友接触户外,如果有人因为自己,感受到户外的魅力而进入户外,这对我来说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3为什么想参加领培领培是成为领队的必经之路,而且协会这么多大佬来我们免费的培训,倘若不来参与那就太可惜了,会觉得没有占到便宜,吃了大亏,必须来。关于七姑龙须看着开始的两条选择,雁荡三尖与七姑龙须,乐说雁荡三尖难一点,我想着还是挑战自己,总不能一直走轻松的路吧,于是便选择了雁荡三尖,制备路书也是相当草率,因为睿做得真好,让本科已经毕业的我又想起当年抄大作业的爽感,还被睿睿评“没删干净”。没在我计划之内的是,我刚好有一个计算机三级的愚蠢考试在雁荡的走线时间,因此遗憾退场,转战七姑龙须。这意味着,我的七姑龙须没有路书。但是我有一个幻想,我同组的会有,也可以美滋滋抄,岂不是很幸福。想象很丰满,现实很残酷,我可爱川鸣队员,非但不认识我(明明大明山一个组的),还没有路书,也是从雁荡转战过来的;我靠谱的qzy,确实有一个路书,但是感觉没啥信息,无奈只能戴上痛苦面具开肝。由此开启了协会认证“会员二星难度线”七姑龙须。 准备会
是的,我们要有个准备会ppt。
一开始决定每个人做一部分,但是想着这是领队培训,或许每个人都做一个ppt,再综合三个人的ppt或许更能锻炼我们每一个人,大伙都觉得很合理同意了。到了准备会前几天,我丢了一个初版在群里,大伙都觉得在这个基础上改效率高一点,于是大家又在上面激情讨论修改,这也导致后续出现一个问题,因为每个人对线路的数据不是很一致,可能参考了不同人的轨迹,导致大家改过后的版本数据对不上,所以后续准备会出现了一些问题。而且我一直以为准备会要讲两次,所以还误导了小组成员,我们在改正第一版的基础上还准备了第二份准备会ppt,结果最后只需要王一名讲(苦涩的笑,我真傻 一些准备会tips 1设备调试要提前完成 2地图字迹要清晰,包含重要信息,难点位置,午餐点,出发终点等 3讲解结合图 4时间节点挑重要时间讲解 5什么时候采用什么线路说清楚 6收款码亮个30s,可以确定谁没来or没听 时间节点林四一已经很详细了,但还是贴一下我记录的吧day1 6:00叫大家起床 6:10分左右陆陆续续有人过来开始吃饭 7:00开始拎包上车,坐车到登山口 7:20开爬,开始阶段全是石头密林路,两边有非常密集的树枝,尽量带手套, 8:11轩铭手被树枝划伤然后晕血,停留了一会,幸好周围全是老人,叫了川鸣来把小伤口处理了一下,打开防潮垫让轩铭原地休息了一会,恢复后继续开走。 8.43到岔路口,右转开始爬升,刚上去有一点沙化山脊路段,在林间中爬升,树枝少了许多 10:52 到第一个难点,开始布绳,出了点小插曲,领队没有注意飘带走错了,两步路航迹和实际路段还是有差距的,有的时候还是需要灵活观察路况,不能强行贴合轨迹。(想起五泄和卷辉浩南为了贴合轨迹不走大路,一直在诡异的密林乱窜,最后还是回到大路的小丑事件。) 11:15布绳结束,开始下降 13:55到达七姑山尖 14:00下降难点 14:18后队伍开始布置绳结,前队在一个山谷休息 15:28天门琐碎 17:30到达营地 day2 8:15开始热身 9:49切回主路,遇到下降难点,布绳 10:40结束难点 12:58前队于一平台处休息,惊闻旭佬在后面平地滑倒 14:06已经下山,等车来接 15:35吃完饭返程 ps关于行进速度方面,我领了从天门锁翠到营地这一路段,把体力比较弱一点的同学放在领队后面,不但对这个同学比较好,也对整个队伍有更好的速度把控。昨天我一路不断回头张望,如果看见后面有略微没有跟上,就会等待同学才继续走;如果是有什么难点,再下去提醒抓什么树枝,踩什么地方啊这样,或者直接帮忙拉一把。这样做几乎不会拉爆整个队伍,只需要频频回头(或许还能治理我颈椎病 批斗自己1对于医疗知识真是了解得不多,看见轩铭有点晕,有点手足无措,还是靠旭佬和ray在冷静处理,下一次的医疗培训真得去好好做笔记,平时也要好好积累2太不积极了,对于布绳真是懒狗,林四一批评得真对,走线前一天看了一下,布林结、工程蝴蝶结还行吧,冬训都会。然后不要安全带的双绳下降让我震惊,这个没学过,教练,我要学这个,然后看着ray给我指导了一个用编带做安全带,又学到一招。夸一下川鸣同学,真的很积极,在小群里抢着去布绳,我需要向优秀的川鸣学习,不要在犹豫中错失机会。(有小黑子说我打的蝴蝶结错了,我是懒狗没碰绳 3day1到天门锁翠是从我这断开的,我一直是略微看见川鸣就往前走,后面走着走着,人看不见了,然后没等,直接冲赶上易大爷们的前队,其实应该要提醒领队走慢点,等一下后面的同学,但是看见大伙走的挺高兴的,便融入他们一起走,这可以说完全不是一个领队组成员该有的心态,没有把自己真正带入领队的角色。 一些感悟回望这一个月的领队培训,感受到领队肩上的担子究竟有多重培训文档里那句"雁荡三尖比七姑难",真是把我们"骗进来杀",这让我明白,信息收集的不易,即使是来自权威的指引,也可能与现实相差甚远。在户外的世界里,没有真正的亲身体验,就无法真正理解山路的崎岖与艰险。那些看似简单的文字描述,背后隐藏着无数的未知与挑战,只有亲自走过,才能真正领略其中的滋味。 从前,做会员时,只需背着背包跟随队伍前行,所有的难题似乎都有领队为我们遮风挡雨。然而,当角色转换,我站在领队的位置上时,才真正懂得那些看似从容的背影背后,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付出与准备。作为领队,我们需要随时保持饱满的状态,带领队伍前行,时刻准备应对队员们各种各样的问题:“领队,还有多久到啊?”“领队,我走不动了……”这些问题如同潮水般涌来,考验着我们的耐心与智慧。只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们才会有勇气站在这份责任的前沿。领队,从来不是一个听起来好听的称号,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是带领大家安全下山的坚定承诺。 想起第一次领队组对自己的影响,第一次重装是大明山。一路上的艰难险阻,如今已有些模糊不清,只记得攀爬与下降时的那份刺激与兴奋,仿佛有一种魔力,让我只想一直攀登下去。夜色中鉴妈妈和乐的扭屁股舞蹈,大家在欢声笑语中互相调侃、抓人脱衣服看腹肌的欢乐时光,最后躲在帐篷里打牌的温馨画面,都成为了我心中最美好的回忆。最最最重要的是这一次重装让我认识了很多很多好朋友,这份珍贵的友谊是后来的旅程中再也无法复制的。或许这就是第一次的魅力吧,所有的这一切汇聚成我第一次重装的珍贵记忆,让我真切地感受到重装的魅力与意义 这次七姑之行,虽然开始并不顺利,爆胎耽搁了许久,但看到大家在高速公路边谈天说地,鉴妈妈如同变魔术般掏出各种新疆美食,大家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那一刻,我突然觉得,爆胎也不过是旅程中的一段小插曲,甚至也是一种别样的美好经历。一路上,虽然有大大小小的难点,但大家齐心协力,最终都顺利通过,安全下山。感谢老人组的经验传承,他们的智慧与经验都让我们在成为领队的路上变得更好。老人的代代相传铸就了今天的野协,而新领队之间的互帮互助,让我在结束后会觉得:能和你们一路同行,真好! 新朋友、老朋友、好朋友,你们构成了我路上最重要的部分。看到鉴妈妈即将离开,有一股莫名的悲伤。才刚刚开始熟悉,却又即将走向陌生,这种离别的滋味让我不禁感慨。我们总是会离开,但正是这种离别,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每一刻,珍惜与朋友们在一起的每一段时光。 永远期待着下一次出发,希望我们下一次再聚时,大家都能带着更多的故事,成为更好的自己。让我们携手共进,向着远方,向着未知,向着那片属于我们的天地,勇敢地出发吧!
no one is coming
|
管理员
|
还是喊乐吧(皇帝是要干到死的啊,我想退休 /(ㄒoㄒ)/~~ 昨天晚上躺床上看这段确实在笑 😁 其实吧,实际走过之后觉得ray对于难点的估计还是略显不足。 路书当然可以抄,减轻工作量没毛病,但是抄完认真读一读,信息核查一下。当时看到你们这样的路书真的血压飙升 😡 第一次准备会给了建议,你们当然需要改咯。只不过没有检查你们的作业而已 我检讨 求放过 orz
我想 在大雨之后,把旗帜插在最高的楼
|
Free forum by Nabble | Edit this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