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帖在被更新。
0.路书:2025吴越古道路书ver4.docx
1.时间:2025年3月7日-9日 2.线路:2025-03-08_0648_爬山-1741520391132.kml (第一天上升过程中走错了两次,浪费了10分钟和5分钟,在轨迹中体现出来可以参考) 3.人物:宋昊南(领队) 周澳(压队) 谢依霖(副领) 马健翎(队医) 4.摘要:总体比较顺利,时间和计划中几乎吻合,乐利尖绕路队伍下午5点到营地,冲顶队伍大概5:30到营地。第二天中午12:00到农家。主要归功于队员走的挺快,至少我身后的是这样,虽然中途后面有断节5-10min,但是没有走崩而掉队的。第一天下午到达乐利东峰(主峰前的小峰)时,我看队员状态不错,并且绕路是密林,就选择冲顶了,我走的慢,有许多队员超过我我没管,让逄崇宸秦鹏宇看着他们在顶上等着,但是回头我看到有一些人爬坡跟不上,时不时停下休息,我犹豫乐利主峰怎么走。后我问丁田状态,回答比较模糊,我想了下,拿出旗子喊大家拍合照,结束后领队组略微讨论了下, 告诉大家分队绕路和冲顶,总共有十人(包括我和表示愿意当压队的余心忆)绕路。绕路比冲顶少爬升约150m,也不轻松,可以说全队走的都很棒。第二天风大,让在门厅烧水,8:40出发,在天池边上又停留拍照玩了半个小时,但是队伍走得快,中间休息三次,匀速下山,比计划晚20min到达农家。天气好,山顶树林有积雪,路十分滑,我的鞋子踩不住,一直踩干燥的地方慢慢走,可以说很难再快了,但身后的人跟得上,甚至超过我,队伍后面还是有脱节和摔倒的,但情况好于我当时的预想。 5.节点(计划/实际) Day0 17:30凯旋门集合/17:30 18:30出发/18:55 22:30 到农家 /23:00 Day1 6:00起床 6:40 农家出发 09:00 走一段水泥路爬坡,经过水渠进山口,黑洞瀑布群【H+350m D+2.71km T+2h20min】/8:35 (黑洞瀑布看情况绕行,到相对平坦的地带稍作休息) 是否选择过溪得提前几天和农家获得溪水情况决定。这个天气光脚过溪太冷了。 11:00上陡坡,到山顶午饭点 【H+500m,D+1.7km T+2h】/11:15 11:30出发,开始沿着山脊线走【T+30min】/11:45 (开始防火道,后半有密林与灌木丛) 13:00 到小坪溪营地 【H+100 -250,D+3.2km T+1.5h】/13:15 (在小溪接水20min)/25min 15:00到乐利峰山脚岔路口 【H+200 -200 D+2.5km T+2h】/15:50 (基本为密林和灌木丛,后面进入草甸) 16:30(冲顶乐利峰并下撤到垭口营地 【H+250 -100 D+1km T+1.5h】/17:30 关门时间:15:30,否则绕行到达营地【H+150 -50 D+1.3km,T+1h】/17:00 关门时间:16:30,否则使用备用营地(乐利峰山脚岔路口前约200m,第二天行程不变。) 22:00睡觉 合计:H+1400m -550m D+11.1 km Day2 06:00 起床 08:00 出发 拍合照/8:40 08:40 到达水库岸边,【H-110m,D+1.7km T+40min】/9:30 11:20 到达大塔村吃饭【H-660m,D+5.8km T+2h40min】/11:40 (吴越古道,多石板路、大石头) 13:00返程/13:00 17:00到学校/17:00 合计:H-770m D+7.5km 6.开线起因经过结果: 在野协混了挺久的了,经常发pyq,在升学夏令营的时候自我介绍也写了是户外领队了,不少认识的朋友也问什么时候开线了,自己也觉得有这个责任,上学期末做了天目七尖前三尖的路书,被会长打回去了好几次,倒也觉得改的差不多了,但是没啥时间了就没开。这学期第一周会长想起了我的路书,@我问我要不要开线,让周澳帮忙压队。周澳想换吴越古道,我脸皮比较薄,同意了(,过了两天做好了路书,有意思的是,这个时候我感觉没那么难了,感觉很有把握,副领队医会长让我考虑考虑x10(谢依霖),我又找了领队组的女生马健翎。 压队没啥说的,副领和队医的位置,我想x10挺活跃体能好,便劝说+pua他当副领(不过我感觉他是听不进我的pua的,还是靠他的意愿),结果副领不知从哪得知了副领是苦差,并且他前几周直到开线前都有考试,所以并没有如我预想的一样感到非常光荣和积极(。队医的反应倒是我预期的反应,积极同时表示对自己能力担忧,之后两周学习了队医的知识。 第一次做领队,我明白领队组的运作算是如履薄冰,所以尽量避免不乱,如刘梦所说减少内耗,我分了任务书,副领和队医也根据任务书找我要资料,所以没那么操心。 做路书时我感觉线路强度挺高的了,上次我走这条线做副领,刚到营地天就黑了,所以写的要强调不腐败,但是报名的时候,因为这是学期第一条线,有16个干事报名,这样线路的可操作空间就变大许多。最后大概50人报名,和预期差不多,但和隔壁tja的轻装线170人相比就挺少,我认为报名少点,刷的人少点也不错。 准备会在材料a楼a500,梦开始的地方,地方大而且不用扭着头听,我提前测试可以用,准备会时大家自己搬凳子很不错。准备会我讲了差不多50min,装备会也比较简短,但我认为重点都强调了。但是分装备的时候还是比较混乱,主要是分帐篷改了好几次,最后在我没弄清时领队组其他人已经搞定了。这次时第一次可以租头灯,但只有两个人要租。 联系司机,一开始找了计师傅,后来算钱的时候想扣点儿,压队说再找其他师傅问问,我说已经讲好了不要再找了,压队当时看微信频率低或者没看到我说的,然后副领就去货比三家,瞬间找了另一个又讲好了,有点无语,遂把计师傅鸽了,以我高超的情商(。 一开始准备收380,后在会长连环call下改到了他的底线400.这三年三次铁匠山分别是360,380,400.支持会长决策。 还有件事,压队说必须带雨衣,我说不需要,预报已经很近了,只有下山那天下午可能下小雨,冲锋衣可以防止4h的中雨,并且要过密林。我刚刚看到压队的帖子说在高原冲锋衣淋湿了,雨衣确实好用,冲锋衣确实鸡肋,但我想这次路线过程中冲锋衣足够了。副领看到微信拿着以压队为准的依据表示支持压队,让我感到难绷。后有队员问,我说如果一次性雨衣就带,如果是迪卡侬的就拿出来放车上。 集合那天还是迟到5-10min的不少,司机迟到了25min,刚好那时拍完合照(这一路十分地幸运)。按照准备回说的男生11kg女生9kg,人均超重约1kg,还有熟人背的更重,我没怎么管,但我当时看到黄瓜并让他们别带,山上又看到了黄瓜。副领队医压队也超重,分别背了三瓶影形眼镜套装与其他奇怪的东西;25个暖宝宝和凳子(@白yy 你干的好事);4L备用水。按我理解有些夸张了,准备会装备会车上我多次强调暖宝宝是好东西并且说可以组内互相借,但是营地还是有人借队医的,一般是正那些有些户外经验的(之前走轻装的走其他社团线的)听不进去。 走线过程,我控制配速在我不出汗,甚至更慢点,和原计划比较,想当地成功。还有脱衣服,在到进山口,午饭结束的第一个山包,第二天到达天池 时提醒脱衣服,感觉也很成功,这两样也差不多是领队在行进过程中能做的做重要的了? 有时比较沉默,但是前几次做副领时担心队伍过于沉默不同,我在领队不那么担忧。我想或许走线沉默本身就不是什么尴尬的事情,是我们开线的过于多虑了,沉默不是不开心,不必要的命令语气和苦瓜脸才是被吐槽的?甚至吐槽的只是一小部分超级e人。 图片与解释word文件:202503铁匠-吴越古道照片(野协论坛).docx 7.农家:住宿:LMJ15385319683 早饭面条很棒 腐败餐:x18356303957 肉还行,凉菜太多了 8.小结 如我在快到学校的车上所说,大自然是最伟大的教化。把同学们带到大自然,安全带下山,领队组能做的最好的不过如此。虽然给我带爽了,路线中肯定还是有不足的,继续努力。 |
等你的七尖啊
要不到时候也开个冰雪七尖 |
乐了 小马扎+雨伞,户外极致chill单品好吧,加起来也就一瓶水的重量。江浙这边的线少带瓶水,多带个净水器就解决了嘛。 说实话 关于雨衣和冲锋衣我也纠结过挺久的。主要是市面上冲锋衣的性能真的良莠不齐,从能抗一整天大雨的鸟到涂上层dwr就敢说防水的三无产品。作为领队,想给新出线的小白们讲清楚其中标准真的挺不容易。一般来讲,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带件一次性雨衣备用,冲锋衣能挡雨就放包里,反正也没多重。 当然 现在我们有更好的选择,相信我,你感受过雨伞的透气性之后,真的再也不想下雨天把塑料披在身上了。(说实话冲锋衣被淋2h以上,表面dwr失效后,透气性也不比雨衣好多少)尽管使用场景有限制,但最近的雨线,武功山、仙居,我都是带的雨伞,亲测好评 详情请查看我的帖子https://www.sjtuoutdoor.com/-td2239.html【引流一波hhhh】 昊南gg牛逼!!期待gg带我走七尖 |
管理员
|
准备会的时候一本正经让大家别搞腐败,为什么行进秩序就不管了呢?让普通队员帮你看着又是什么情况?你才是领队好吗? 所以你开线是因为之前夸下海口吗???让我想起 你2024.03去金紫尖当队医是因为可以不用摊钱。每次理由都这么抽象的吗??? 这里给后面的领队提醒一下:物价在涨,以前的装备租借费现在已经不适用了,更不用说现在用的还是好使的新装备。另外,装备租借费外应该有一份固定的盈利,不要看着装备费收了几千好像很多,回头还要退一大堆,而且这笔钱也就是将将能用于保养维护更新装备。那份固定的盈利才是协会的实际收入。 不敢苟同。前前后后走了三十多条线,我给各位一个忠告:除了经常一起训练的,或者提交近期体能成绩的,其他人的体能都是不可以信任的。 因为是熟人就掉以轻心会吃大亏的。2024.08武功山上的李冬玉和冯逸祺就是很好的例子。
我想 在大雨之后,把旗帜插在最高的楼
|
管理员
|
看线路上的水源情况。至于小马扎和雨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根据线路特点,平时我可能就选择屁垫+冲锋衣。 个人建议小包里带个正经雨衣,不下雨就放农家,下雨再考虑是否带上山。一次性雨衣不咋好使,轻飘飘,沾了水还容易粘;薄还容易破。 两天一夜的短线完全可以在上山前得到较为准确的预报,预报如果不下雨,那么有冲锋衣作为备用措施在我看来就够了(好比你轻装原定天黑前下山,那么带头灯就行,备用电池就不用了,很少情况需要给备份再备份;核心思想是冗余的准备和效率间的平衡);预报如果说下雨,那么视路况而定,带雨衣或者带伞都是可以接受的(比如密林不建议带伞,撑不开)。
我想 在大雨之后,把旗帜插在最高的楼
|
我其实感觉昊南开线是一种回归和传承,因为第一条入坑线是冰雪七尖,体验非常好,当时srt和ntg带给我们非常美好的体验,所以也想开这条线,有种回归的感觉,不知道你能否get到
|
Free forum by Nabble | Edit this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