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攀岩锦标赛报告2.0 (24年版)

Previous Topic Next Topic
 
classic 经典版 list 列表 threaded 结构树
3 条帖子 选项
回复 | 结构树
以树状图样式打开这个帖子
|

大学生攀岩锦标赛报告2.0 (24年版)

杨文达

前言


去年,交大21年来首次参加大攀赛。今年,交大第二次参加大攀赛,首次拿奖——甲组抱石第五

其他学校的基础设施、支持力度100%比交大好100-1000倍以上,然而我们仍旧做到了!爽!

这也是现在交大攀岩队的审美和志趣——不怂敢上,激战到底;做难事,争取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拧螺丝,搏一把做能带来革命性变化的事。

希望屏幕前你的里,也加入这场伟大的令人兴奋的接力,成为攀岩队未来的超级新星,成为独一无二的那0.1%,带着一批人的梦想站上大攀赛的奖台。 干!就!完!了! 

报名部分


以后再也不会有这部分的攻略,因为已经拿奖,学校再也不可能阻止我们参赛了。担惊受怕、委曲求全的日子ends here  !致敬伟大!人类群体中那些拼劲全力阻止别人追求梦想的人: FUCK YOU! SUCK MY DICK!

赛前准备


1. 赛前不参加其他比赛,韬光养晦。吸取了去年教训,在外主动示弱相当长时间,让外界对自己的期望无限降低,压力下降不少,但同时牢记自己在哪、要去哪里,永远相信自己。
2. 康复和克制。颈椎康复没停过一天+赛前1个月开始吃消炎药;为求稳能参赛,动作大的线都放弃了,但是大脑要知道beta,然后把命留给比赛用。
3. 放下ego,提升弱项+优化动作。近2年平衡、动态成为我的弱项,赛前用了2节1h私教课针对性提升了一下,效率不错。客观上我身体无法支持我磕难线了,策略只能调节到优化动作,因此爬过的平衡、动态线我反复爬,一个动作有问题就反复改,直到到没问题。
4. 抗热训练一次。奉贤没有空调,非常适合模拟比赛天气的情况。有没有用不知道,但是比赛当天自然心里有个底和预期,至少不会慌,不会突然难以适应心态炸了。
5. 比赛模拟+脱敏恐高。每条新线给自己4分钟;去了2次奉贤爬比赛风格线,第一次去恐高比较厉害,无法专心爬,因此去了第二次,恐高下降不少。
6. flash能力训练。平时爬简单线的时候,先想好beta然后上前做好心灵massage,尽量一把过。
7. 重新培养专注力和思考beta的能力,这是对应封闭式比赛的能力。上海岩馆人多,非常影响专注力,因此不能去人多的馆。在新dome办了月卡,有大量时间空间一个人专注爬和想beta。
8. 准备2双鞋。吸取去年教训,勉强磨合了一双新鞋,不至于又穿着破洞鞋比赛。

比赛部分


规则:


抱石预赛:和去年开放式攀不同,封闭式回归。一个人需要爬4条线,每条4分钟,每条中间休息4分钟,出场前不能看线路。分成了ab组,a组比左边4条,b组比右边4条,最后取各组前4进决赛。

抱石决赛:规则不变,但赛前每条线有2分钟的时间观察,可以摸起步点但不能起步(否则会算1次尝试)

难度:去年是隔离式不能看线路,今年是开放式还可以提前看攀爬演示视频。

教训、经验:


1. 由于热身不充分等原因,大家的第一条线一般都会发挥不好。这时候如果选择积极翻篇,专注之后的线路,就能超过50%的选手。
2. 不要听其他人的讨论,受到影响。有的人会谎称一把zone或者过了来给对手施压(这次没遇到,但是挺常见的),尽可能专注自己内心世界,再想想下一条的动作、难点、失误的地方,以及总体的策略。
3. 宁可热,不要冷,不是很急不要撒尿。赛中即使热爆,也不要跑去吹空调、喝冰水降温,否则一冷(尽管身体感觉非常热)肌肉就会开始无力、兴奋程度也会下降,会明显降低你的表现(我已经体会过2次。夏天就稍微吹吹风扇就行,熬过去,冬天完成一条线路后要马上穿衣服保暖)撒尿后很容易冷,不急可以不撒。
4. 涂粉充分。最好打底上一份液粉,尤其手腕处和手背手掌交界处。本次m3线搂点接触面有相当一部分是手腕,但是我忘记加粉了,一直在滑。
5. 看完线路后想好策略,并且每一条线路前就重新提醒自己的策略。线路比较简单,整个策略就要求稳,要选不容易失误的beta(如可以不脱脚就尽量不脱),尽量1次zone或者1次top;线路太难,尽量1次zone,然后可以放弃攀爬节省体力。本次比赛第二条开始,我就忘了策略,没有选择更稳的beta,非常可惜。教练、或者懂的同学一定要在场下提醒一下,比如“稳一点,一定要一把才有机会等等”
6. 根据线路情况拆掉手指的胶带(手指有问题才需要注意)。slope的线一定上场前要拆掉胶带,否则就是加大线路难度。更何况都到这里,疼痛也不会明显的,不如早点拆掉胶带摆脱束缚。
7. 充分准备再上墙,不要分秒必争。时间有限,但一定要有选择性的上,没有看清beta就多用30s看线、刷点、刷鞋、休息等,尽量每一次尝试都是最佳状态,尤其是对自己而言稍微难的线。(对自己而言很简单的线,可以在多次尝试后疲惫不堪的时候仍旧通过,但是难线不行的。)
8. 多睡觉不如多点情报。由于定线员精力有限,这次全能和单项的决赛线基本一样,那么意味着如果能在现场看上一个组的比赛,就能知道难点、失误点、区分成绩的点在哪,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非常重要!只有视频的实感是不如现场看的,强烈建议以后的同学早点起床去看比赛,否则你就是起跑点比别人低。
9. 如果难度比赛时间如果晚于抱石,那么抱石预赛后一定要彻底放松肌肉,尤其对于耐心较差的选手。高强度的抱石会让肌肉酸痛、无力,比以往更快pump,如果不放松就比难度肯定凉了。
10. 保持常态比突然变动要好。我平时爬难度不用粉袋,到上场前5分钟发现粉袋戴不上,心态开始慌张,其实这时候应该完全放弃粉袋,维持之前不用的心态。
11. 赛前要检查粉袋能否正常穿戴,绳子有没有断。隔离区到难度攀爬区过长的话,一定要穿攀岩鞋再穿拖鞋,否则鞋底都是沙子很滑。

比赛杂思


1. 比赛永远第一,友谊后面去。只有政客、官员、赛前就已经认输的人、没睁开眼睛的人才会宣扬“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为什么?原因一见下面一段提到的“比赛是一场完全不公正的战斗”;原因二是这种口号给了人们不认真比赛的借口;原因三就是比赛是残酷的,如果你预赛第八,正好进入决赛,那么你就挤掉了本来能进决赛的选手a,选手a可能正好最近遇到家庭变故非常伤心,人家奶奶等着看孙子进决赛拿奖呢,你却把人家的机会掠夺走了,让你主动退赛把名额给选手a,友谊一下,你愿意吗。换个角度,你第九没有进入决赛,你会因为前面8个人都进了决赛为他们高兴吗,他们会为你难过、默哀吗。 所以,既然都要比赛了,就尽量认真对待,人们只会因为你强或有特点记住你,不会有人因为你比得差(友谊到极致)记住你,看看比赛成绩单,你还对后30、40名选手有印象吗?     更何况比赛得好也不会缺友谊,高手更愿意和高手玩。
2. 比赛一开始就是一场完全不公正的战斗。不同学校选手的条件千差万别,犹如你拿刺刀对抗别人的机枪。尤其交大,有三大劣势。一是基建问题,没有墙又离岩馆远,自费岩馆训练一年至少是5000-8000开销,而且训练场所不固定会限制新人、老人的成长速度;二是缺乏学校基本支持,去年是求着学校才批准参赛,还得求3次,以及自费会降低大家参赛欲望,交通+报名费至少2000起;三是没有氛围,缺乏志气,从学校到同学,深信自己不行,深信别人就是比自己强,输不起,尝试都不敢,之前21年都没有参加大攀赛,这是怎样的一种黑暗年代?其中第三点影响最大,是非常非常非常糟糕的debuff。 但是……这些劣势已经在1年内大大化解,交大已经迎来曙光,形势一片明朗!!!第一,基建这块学校确定要建抱石墙,在等学校审批建设的地点,再晚5年内肯定能建成;第二学校已经再也不会阻止我们参赛了,经费的问题后面预计通过建立攀岩队金库来解决;第三,攀岩队的氛围已经逆转,已经有十多人参赛和几位积极比赛分子,未来只会越来越好。
3. 交大攀岩发展策略上,就是得重点培养比赛能力,不死磕极限攀爬能力,换个赛道更能出彩,尤其是得重点搞抱石。
4. 大家趁年轻,多比赛,成功了闪耀一时,输了照样有100%其他岩友该有的所有体验,而你比赛的体验是1%的岩友才体验过的,是无法替代的。野外线、岩馆爬爬等50岁都能做的,但比赛(非职业)基本就是25岁前才能玩的。
5. 大学生的攀岩窗口一般2-3年,一般1到2年是硬实力巅峰,后面是经验上的巅峰,巅峰只有一次,然后就是漫长的衰退和挣扎。所以大家想出比赛成绩的,最好抓住窗口,顺势而为最轻松。那么也就是爬1年就得认真对待攀岩了,既然衰退无法避免,就争取让自己巅峰的峰值尽可能高!
6. 那么如何认真对待攀岩?以后再写吧,可以先看看之前那篇《磕线即嗑💊?论攀岩为什么一定得磕线?》其实,基本上和你一般见到的岩友反着来就差不多了

首席康复官🐑
回复 | 结构树
以树状图样式打开这个帖子
|

Re: 大学生攀岩锦标赛报告2.0 (24年版)

杨文达
以及致敬本次参赛的勇士,那些人群中的0.1%: 王宇 姜怡星 韩迪
ZX
回复 | 结构树
以树状图样式打开这个帖子
|

Re: 大学生攀岩锦标赛报告2.0 (24年版)

ZX
管理员
作为对杨文达帖子的答复
充满血性与力量的一篇报告,读来血脉喷张
'Tis not too late to seek a newer world.
Push off, and sitting well in order smite
The sounding furrows; for my purpose holds
To sail beyond the sunset, and the baths
Of all the western stars, until I d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