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帖在被更新。
这条线路发生的真正有安全风险的地方在以下两个问题:
1.过难点位置的上方落石。翻越难点后有一处碎石较多的小平台,刚好在过难点必经之路的上方,一开始领队站在这里指挥导致落了小碎石,在下方提醒后领队走开,但后续(经ly描述)由于放包、挪包等动作导致落了一块拳头大的石头险些砸到下方会员的头。 2.领队带人打水。五人打水队伍遭遇了天气恶劣路难走、走错路等问题,在约下午四点前过完难点出发后,最终晚上九点才返回营地(实际难点到营地,营地到水源均在45min路程,晴天干燥情况下可能在35min左右)。 问题原因复盘 1.领队组对线路难度预估过低。实际上除了打水的人,其他所有人都在天黑(六点)前无伤到达营地并搭好了帐篷,我也不觉得难度强度过于超标,但由于在前期宣传和后期准备中反复强调了这是一条二星水线,因此超过了很多会员的预期。 下雨是造成难度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在难点位置以及到难点前的上坡,路段均变湿滑。特别是导致了面对难点时难以扭头下撤(下坡湿滑的路可能会比翻难点更困难)。 出发前未决定直接放弃线路的原因:实际上由于出发前天气预报显示为暴雨,因此做了下撤准备并告知了队员。压队和当地人沟通确认了暴雨下没有山体滑坡泥石流等风险,决定强行先开始走,如果遇到暴雨就果断下撤。实际上全天大部分时间都在飘小细雨。 领队组中领队、队医均在领培中走过这条线;压队未走过,与会长沟通后也将其作为水线(看过难点视频表示:就这),同样过度自信,并在线路一开始过度松弛没有仔细看航迹,领队在入山口位置及入山不久后共走错了三次路,导致多花了约45min。 2.不请向导。最近一年半压队都没在协会出线,直到后面才发现协会似乎已经经常会员线不请向导。在前期沟通中压队默认了要请向导,但领队比较自信认为不需要请,会长也很自信答应了,压队就同意了。这个问题上这仨人的责任依次增大,因为约老的人越应该知道协会“会员线必须请向导”的硬性规定。 如果携带向导会:(1)节约掉领队入山走错路浪费45min的问题,且在难点不会犹豫、讨论、探路(花了20min),到营地时间提前1h(2)打水人员由向导带领,同样不会走错路,因此能在天黑前返回营地。 所以我觉得会员线必须带向导的规定还是要遵守,对于小队伍干事线,领队频繁的小错误(走错路这种小错误无法完全避免,另外也会发生路况变化等意外)能够被接受,但对于大队伍会员线,容错程度较低,需要通过请向导来避免走错路,并给队伍多一个托底。当然未来可能还是有很强的领队或者短时间内走过同条线路的领队认为不用请向导,建议降低一点自信度认真多考虑下。 3.领压队沟通不够,领压队是在组队时才认识,压队和领队、副领队有很多问题没有沟通清楚,否则可以避免。比如以下几个比较难顶的问题: (1)不是背包去打水,而是两手提水 (2)上一个问题导致的,不背包和必要物资,应对夜间寒冷天气有失温风险,而且没有全部带头灯。应该至少带足够路餐、抓绒衣物。 (3)领队和副领队换包背(因为水袋在副领队包里),但是我上到难点后发现好几个人是换包背的,居然留了个领队的包给最后面的我背(背长差太多,腰围很极限,完全没背负可言,背的我要死了)。所以可能要副领队解释下:你咋没背领队的包呢?最开始是谁开始换包背的?咋想的。。。 (4)还是上一个问题导致的,换包背导致有些人不知道自己装备的状况,领队直到睡觉前十分钟才发现自己防潮垫不见了,另外有一组自带帐篷的人没找到外帐,第二天才发现其实没丢。另外领队包内没做防水的睡袋和羽绒服湿了(压队没对领队的包做保护,批评一下,因为这造成领队晚上差点没法睡觉)。 (5)副领队对npy照顾太多(确实走的也慢),批评一下。副领队吃住都不领队组一起,这是我上山之后才知道的,毕竟领队组带了四人帐,食物也买了四人份。 (6)上一个问题导致的,我包里有水有面有锅炉气,但因为餐具都在副领那里,我和队医大眼瞪小眼的在帐篷里烤了1h气罐,最后开始干啃方便面,队医把我剩的路餐吃了大半。 (7)顺便想起来副领队对讲机从难点位置掉下去了。。。我给捡回来了。。。 (8)装备会没教清楚,让队员检查装备了但检查的不彻底。有一组人不会用炉头,到了营地我在风里现教的,有一个炉头漏气没法用,领队组带了备用炉头被借走了不知道最后是不是传给他们用了。 虽然存在种种问题,但所幸全员安全下山,也是因为领队组在全力解决问题。领队的话,心态不崩,有责任感(积极分包、全程没特别地管过也在队伍中的npy),体能好,对自己的问题积极面对和反思,就是比较头铁和爱走岔路(怎么感觉最近协会好多人都挺莽的),经验一定可以慢慢积累,以后加油!副领队也是明显的体能很好(你和领队是真的能背),在过难点上发挥了很大作用,一直在递包和指挥人,行进过程中前面提到的问题要多注意一下,另外太i了,需要多主动说话和会员沟通。 最后大雷山这线下雨就尽量别来吧,上坡时侯我感觉其实还行,下坡就经常脚滑(穿着lowa),下山路上我一个趔趄居然折弯了一根bd。。。。
人要有一颗无声但有力的灵魂
|
![]() 难点照片,一路安排了好几个人帮扶以及传递背包,包先传上去,人空身上 ![]() 这玩意居然能被我折弯?
人要有一颗无声但有力的灵魂
|
实际时间节点(记忆版,可能不准)
Day 0 17:00 凯旋门集合 17:50 出发 22:00 到农家 Day 1 7:00 早饭 7:40 出发 7:50 下车上包开始行进 8:40 从正确入山口进山 一队员被蜜蜂蛰了脖子,队医给涂了牙膏还是啥,瞬间就不疼了 一新生说自己心率过快,给领队分包了一个帐篷,压队1.5L水 11:30 午饭 zjl腿部接近抽筋拉在后面,吃了盐津葡萄,路遇其他队伍的人有盐丸要了一颗 一个人帐篷掉下坡了,让领队捡回来了 13:30 绕完山脊小难点 14:00 到达翻石头的难点 由于湿滑,一女生难以上坡,落在后面和压队一起走 14:30 开始过难点 约15:30 集齐打水的五个人(领队+4队员),先行出发打水 17:00 剩余全队过完难点,开始出发去营地 17:50 除打水的人,全员在营地扎营 19:00 收到领队消息,预计约20:00返回 20:55 再次收到领队消息,到达营地附近 21:10 打水队员返回 Day 2 5:30 起床 7:40 出发 12:28 全队到达大巴位置
人要有一颗无声但有力的灵魂
|
管理员
|
之前领培的时候倒是没有特别注意到有碎石。 感觉协会目前缺少对于这类灾害的知识,希望之后能得到补充。 关于难点,估计是拍摄角度的原因看上去很简单(虽然我也觉得不难,但是对于普通会员来说可能是完全另一回事)。此外,我只是在装备会上私下对压队提了一句:“下雨估计只能你先锋上去布绳”,我作为去过的人,对于难点的强调不够,可能也导致了压队对这个难点的轻视。 在这之前,我确实不知道有这条硬性规定,只是下意识地想省一点钱。现在看这种下意识很可笑。向导费摊到全队头上其实每人也就十几二十元,但是可以大大增加安全保障。当地向导毫无疑问比领队组更加熟悉徒步山域,可以提供更加详细准确的信息,可以在队伍安全上帮忙托底。领队组自然是对线路做了充足的准备,但是天气可能会瞬间让这些准备显得捉襟见肘,这次线路算是一次警示。不禁也联想起之前昱岭四尖领培,第二天下山时遇到溪流涨水淹掉航迹上原有的路,最后比原计划晚了4h才下山。希望大家记住这两个反面案例。 另外,我回忆了一下自己之前走过的线,23年五一清凉峰、国庆的龙须,24年的雁荡其实都有向导。不过此前我没有注意到请向导的必要性,在此检讨。 这一点我需要负责任,帮忙组领压时忽略了他们之前不认识的问题,只是根据自己对他们的了解进行了组队(怎么感觉现在协会里认识人比较全的就我了。。。)其实原本暑假时我答应了帮孙浩成压队,但是曹睿、周澳和子骏先和我约好了带队连走国庆的华东K2+千八。或许我和孙瑞田换班是更好的选择,至少我也去过大雷山,可以避免几次走错路。
我想 在大雨之后,把旗帜插在最高的楼
|
Free forum by Nabble | Edit this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