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1.1野协新干事医疗培训总结——草莓

Previous Topic Next Topic
 
classic 经典版 list 列表 threaded 结构树
1 内容 选项
回复 | 结构树
以树状图样式打开这个帖子
|

25.11.1野协新干事医疗培训总结——草莓

草莓
听着《comfortably numb》,突然想看书了,想看史诗,能长久地激荡着我的东西。刚刚写完某神秘活动的文字,依旧是爽爽的,想写总结很久了,终于有空写了。
这次是医疗培训总结吧
医疗培训好像没有写过总结,但我有点想写一下了,截止目前我一共讲过三次医疗培训,去年11月,今年户外成长计划和昨天11.1号,PPT也在之前鉴哥和升阳的基础上改了不少次。
直接讲重点吧,这次医疗培训我增加了两个内容,分别是:关于野协的干事和队医;培训后测试,测试结束之后加入户外成长计划的认证表格中,未来领队找队医可从里面挑,培养。
昨天人少我想原因是装备培训两点开始,很多人没来得及睡午觉,听完已经困麻了,结束之后他们没有提前叫我去把人叫住(我到的挺早的,那会我在走廊另一头的201出题),导致走掉了一大批人。本想着不打扰他们所以我没进去,没想到装备培训结束这么早,失策了,真正的新干事感觉只有不到十个人,想着录制会议,但是共享屏幕加PPT播放模式好像退出播放之后,共享也会被自动关掉,想起来开的时候不多,线上除了我和负责开会议的同学,好像也没几个人。还是有点失望的,不过我管不了这么多了,既然来都来了,就好好讲完。三点半到五点二十三,接近两小时,然后考试考了17分钟,就去成都饭店干饭了。

关于野协的干事和队医

人太少了,想讲的东西很多人没听到,于是想着放到论坛来了,截了一下ppt

既然是干事培训,就应该先讲讲干事是什么样的,这是讲培训的灵活之处了。野协是一群有共同热爱的人聚在,听到“干事不怎么干事”这种玩笑,心里第一反应是不会有什么怨言的。引用小灵通的金句:一条线短短几天,我们不能创造一种氛围,我们只能融入一种氛围,所以要有一种基底。这种基底光靠领队组是完全不够的,除了领队组太忙了,再释放能量管这些会累垮,另一个原因就是,领队组和队员之间总归是有一些距离,要是能有一些本属于队员阵营的人和领队组打成一片,氛围会好很多很多。

我们要的氛围好像不是咋咋呼呼,好像不是那些好像“不算户外最优先关注的东西”的氛围,而是一种对野协的认识吧。我认真回想了一下自己最开始走线的时候,总有人认真回答我的疑惑,开着玩笑诱惑我多来走线;总有人在第二天早上默默烧好水方便大家冲麦片;我自己成为领队组后,想不到小小的帮队员调整背负都能在人物志中发现被记得;总有人教着使用登山杖,在队伍中催一催靠近前队,不要落下了;总有一些时刻领队组把队员托付给某个老人,他好像一下子就靠谱了起来,担起了某种责任。

在培训上说这些,没有什么明确的指示和目的,更多的是想种下一点小小的种子吧,可能能让听过这番话的人在后来的走线中多看一看。为什么想着种那么一小颗种子呢?因为在东极岛的领队组通宵夜聊中,我们在聊怎么通过一些细节增进队员们对时间的把控,在反思今天一整条路上感觉出现的问题,例如:快天黑了,大家一直停下来拍照,有点催不动,让人有些不满意。在旁边一直听着的小灵通突然说:“这么一想,其实我今天也停下来拍照好几次,早知道好好跟着了。”
我一下子福至心灵,我知道小灵通开始get到一点了,身份的转变从这一刻就开始了。干事们为什么守着某些东西,为什么准备会装备会总是按时出现,尽管已经听过很多次;为什么经常催人跟上队伍,断队不会发生在他这里;为什么他们明明已经在协会有了很多至交好友,仍旧在面对一个新的组时,给大家悉心地指导,给大家背瓜、做饭、讲故事,增加体验……

增加了的考试环节

灵感是从雪糕的领培总结来的,反思了一下户外成长计划的培训,感觉还有改进的地方,当时测试只测了八字包扎和三角巾做简易止血带,一直觉得有些单薄。这次在培训之初先把题目发给大家,然后告诉大家答案就蕴藏在待会的讲解中,强调考试没有绝对的答案,更多的是增加大家的思考,让我看看培训的效果而已。个人感觉有效的,强烈推崇,也是对医疗培训认证的一种负责态度吧,考核多一些总不是坏事。
题目设置如下


1也是因为雪糕的领培总结,当时我PPT真的没提到中暑,这次补上,以此为例增加队员对各种状况处置的关注
2提高听课效率
3提高队医自我保护意识

很多时候要给队员一个意识:我们只是一个携带药品的同学,不是能开处方的医生,也担不起很多责任。

45是增加队员的队医意识,怎么考虑特异性地携带药品


6是对干事的期望吧,没有正确答案

看答卷的时候也很快,当场看完点出几个问题,再次纠正一下错误的认知,不需要打分,也不需要额外画什么时间,很好的一种形式。当时是3有人说下山再给,我纠正了一下,说都已经下山了就直接去医院,还给什么药。而且感染发展一般没这么快,双日的短线来得及下山后再去医院,如果很严重那就直接下撤了别硬撑,有风险的处方药还是不要给(最好一开始就不要带)。4有人忘了写多带晕船药,提醒一下。
讨论过程中易席言提出另一种处方药乙酰唑胺要不要给的问题,这也是一个很适合出题更加有实际意义的点,因为高原线要用到,讨论得出,还是要强调这个:很多时候要给队员一个意识:我们只是一个携带药品的同学,不是能开处方的医生,也担不起很多责任。讲清楚的前提下,药是可以给的,毕竟是需要的。
好了就说到这,附题目链接
https://ks.wjx.com/vm/mRy9KYS.aspx#
再附录制链接:
https://meeting.tencent.com/crm/KwzXOOdW2e
转写链接:
https://meeting.tencent.com/ctm/245DrBPw9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