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线算是我经历过的意外最多的一条线了。感谢领队组以及全体队员的配合与支持,至少这条充满意外的线结果还不算太坏。
基本信息
领队:刘天乐
压队:黄子骏
副领:郭宇翔
队医:汪颖
基地联系人:许洪深
原计划
原计划出队人数36,实际出队人数17 (宁康丽装备会前5分钟极限跳车)
原计划行程
03.21住宿农家 章有辉 13372565388
50一人标间含早,领压司机免单
03.22 6:00起床,7:45抵达进山口
13:40 前抵达午饭垭口(关门时间)
16:15 百丈岭营地扎营
营地负责人梅姐 wxid_98e6t69w8xb222
(这次到了营地之后才突然被告知营地负责人又换了,陈 wxid_pnetzf6a2mtn22)03.23 5:30起床 7:30出发 11:30下山
下山腐败餐 老汤酒店 13588770164
400一桌
临安区第六人民医院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岛石街188号 车程45min
司机-计师傅 我跟他说的是18:15凯旋门来接
临安区户外应急救援队 0571-63819018 陈刘军13906816406
原计划路线:临安三尖,太子尖-马啸岭-百丈岭-童工尖
航迹参考:
https://www.2bulu.com/track/t-gwFDnKc%252FBpvp%252FR2KBg5Tzw%253D%253D.htm路书如下:
20250322-临安三尖路书-ltl.docx实际情况
可能是由于体测,也可能是由于我在推送里选的图不好,文案不吸引人(诚如达哥所言,看不出为啥要报这条线),导致报名人数很少,最后只能从36人的队伍缩减至18人。人均成本也因此上升,但是又怕收费上涨太多导致大家不买账,最后不得不放弃装备租借之外的大部分盈利和领压补贴。
出发前一天跟计师傅说好18:15发车,但是第二天他告知我18座车要年检只能19:30到。只好临时通知大家可以先去吃个晚饭,晚点集合。但是19:30左右,计师傅开着里外都冒着烟的车过来的时候,我是真的有点懵。虽然他说是排气管有问题导致的,但是打死我也不可能让大家上这辆有问题的车。原本这时我想的是多半只能取消线路了,但是压队提醒可以考虑先找找看其他车,第二天出发,从原定的下撤路线上山缩短线路也可以。毕竟大家都买了很多食品,做好了露营的准备,尽量还是安排成行比较好。所以考虑了一下还是决定准备两个上山的预案,让队员们来选择取消线路还是上山。
最后计师傅临时联系到一辆19座车从松江过来接我们,等车的时候副领和队医带领队员去E谷休息,领队在外看包和修改线路。实际大约21:45出发,2:30抵达农家。考虑到睡觉时间太晚,第二天的起床时间也推迟至9:00,路线也修改为百丈古道上至百丈岭扎营,第二天再继续原定路线走童公尖下山。原本强度较大的线就这样变成了轻松的郊游腐败线。。。幸而队员们十分配合,说实话如果有人说要退出退钱,那我们也只能答应。
这里顺便批评一下基地联系人,虽然可能是出于对我的信任,全程没有问过一句队伍的情况,但是实际上原定出发时间后数小时没给消息的话,完全应该询问领队组发生了什么。
实际航迹如下:
https://www.2bulu.com/track/t-TtgFH%2BnYv3Pp%252FR2KBg5Tzw%253D%253D.htmhttps://www.2bulu.com/track/t-1gmrA8B5Ft3p%252FR2KBg5Tzw%253D%253D.htm虽然我事前打电话询问营地负责人(梅姐),但是她隐瞒没说她已经不负责这个营地了。最初询问她老板(24年五一的帖子里的阿牛)的时候说营地不收费,所以想当然的认为不收费。结果到了营地后突然被告知经营营地的人去年12月已经换了,现在要收费,一顶帐篷50元,如果进屋吃饭一人100元,简直天价。最后一番砍价后全队收200。作为领队我就权当是买个教训,太tm离谱了。今后建议不要再在百丈岭营地扎营,直接去水库营地。原本做路书的时候看水库营地较远,而且要走回头路,23年11月去过百丈岭营地,条件不错又不收费,就完全没有把水库营地当作备选项。现在看来十分愚蠢。不过这次航迹里也包含了些水库营地的照片,
今后开三尖就去水库营地吧个人感想
今年三月末其实是一个挺尴尬的时间。冬去春来适合徒步,但是其实老领队们已经疲惫,新领队们尚未完成培训,颇有些青黄不接的感觉。在领压群里看了半天,毕业的毕业,赶毕设的赶毕设,还有几位三月初才开过线的,最后决定还是压榨一下自己。这里也特别感谢子骏愿意来帮忙压队。虽然也想过要不就不开了,反正三月份也已经三条线了,但是一看报名领培的干事里还有那么多没参与过领队组工作的,还是希望能多带两个新人。从结果来看,培养新人的主要目的应该还是达到了的。
参与过不下十次领队组,相关工作已经挺熟悉的了。但是一边带2条领培,一边安排招新,还一边带线确实负荷太大。希望我拼命争取的时间,能让协会重新进入到一个良性循环中,给每位成员充足的时间完成 “新人小白 -- 成熟干事 -- 独当一面的核心” 的进阶之路。
说回线路。由于前几周的铁匠山包车跳单,想着修补一下跟计师傅的关系,所以就直接找他包车了,价格确实与之前一样。没想到的是报名人数太少,做推送的时候没有挑选太子尖的云海和星空把大家骗进来,实在是失误。最后不得不缩小队伍,包了辆平时不用的19座小巴出发,连锁反应导致了之后的交通问题。
可能也是因为小队伍,虽然开线几经坎坷,队员们都相当兴致勃勃,总体来说玩得还挺开心。虽然改路线的时候头晕脑胀得画错了圈,不过画错的路线却阴差阳错得更适合这个队伍。下山之后其实明显感觉到一两位队员的膝盖和体力并不足以支持完成原有路线。刘世界提出今后队医可以携带一两副肌贴,他感觉对膝盖会挺有用的。不过我认为实行起来难度挺大的,至少我没有办法提前预判谁的膝盖会出问题,而等膝盖开始疼之后再贴肌贴又没有什么作用。
这边顺便补充个最近学到的经验。19座车没有话筒,后排队员自我介绍会听不清,但是可以用对讲机解决这个问题,到农家后记得再充会儿电就行,这1-2h的使用不会有什么影响。
我想 在大雨之后,把旗帜插在最高的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