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帖在被更新。
时间:2025.7.4-7.6
线路:楠溪江 (罗垟-龙凤瀑布-周坑口-岩龙村) 领 压 副 队医:谭季安、倪祯旸、郭佳毅、易席言 路书没有后文的信息准确和详细,就没放路书了,下面是准备会和环线PPT(临时开了线上会议) 楠溪江准备会PPT-已压缩.pdf 线路更换说明.pdf 时间节点:DAY018:20 出发 23:30 宿刚下高速的小宾馆 DAY1 6:50 起床,早餐 7:30 出发 9:57 罗垟古村 10:22 楠溪江景区路线指示牌(入口) 12:33 龙凤大瀑布下游 13:50 戏水结束继续行进 14:37 小倒口瀑布下游 16:58 石门槛瀑布下游,等尾队 17:52 完全收队,调整顺序,重新出发 18:57 到达营地 DAY2 8:41 出发 10:03 到河谷 10:38 到公路(出口) 线路详细路况:罗垟-入口:公路。刚下车村里有公厕。 ![]() 入口-龙凤上游: 岸边土路居多,随后转入一段较浅的河滩,开始湿鞋。就是在这一段遇到了蜜蜂蜇伤。 入口在面朝这个牌子,右手边: ![]() 期间有一个这个点,过水得跨一大步: ![]() 下河滩大致这样: ![]() 龙凤上游-龙凤下游: 土路+石台阶,有50m左右的小爬升,最高处有一个休息亭,可以稍作休息;下降时比较陡峭,新手or胆小会花很多时间。 龙凤大瀑布:这次的午餐点,很宽敞,但是有点晒,有蚂蟥,要不晒要退回去20m到土路上。 本来是让大家先吃午饭,快速吃完再玩水的,有的人听不进去,直接开玩,玩完了给我说还没吃午饭,没等他。所以不要把午餐+玩的时间混在一起,不然有人只顾着玩。下次开楠溪江可以把午餐放在山顶的休息亭,然后下来的时候可以通过早到早戏水来激励加速。 ![]() 进来的路在上图左边,不晒的。 龙凤下游-小倒口: 河边土路,行进顺利。 小倒口-石门槛上游: 水路且直道,一眼望到头,部分深处在旁边像是敲出来的台阶上走(压队帖子有一些照片)。一会水路一会岸路,一会都可以走,很难描述,得跟着向导走。 ![]() ![]() 在这一段,队伍被逐渐拉长了。 拐弯处我收了一下队,除了压队压的几个,其他都带上了,然后带了走的慢的走前面。 地图上的拐弯之后就是水较深的水路了,更深的地方在旁边“台阶”上绕行。我觉得要是救生衣+会游泳,会走得更顺利。 石门槛上游-下游:土路H+40m,H-80m,上升问题不大,下降没有台阶,是土坡,新手非常不友好!!!鞋也很重要! (要是下雨,这路估计会成屁降,很滑,慎重选择!) 这里我对线路路程预估出现了问题,看地图以为石门坎就是轨迹绕过之后的位置,于是估计300m,实际在下图指示的位置: ![]() 而且这一段是无台阶陡坡下降,不会下坡的人真的会腿发抖,鞋子不行的也很难走。路程估计短了+下坡较难,这导致这个所谓的300m很漫长,这是我的失误。 并且这个300m误导了压队,导致压队让我先带前队去石门槛休息,后面几个慢的他压,然后这一段让压队压得比较崩溃,并且因为他没有向导,水路旱路不好抉择,带得很慢,有时还需要他先探水深。轨迹上拐弯处派了郭佳毅返回帮助压队了。 石门槛休息点: ![]() ![]() 石门槛-周坑口: 水路,轨迹上拐弯之后也是直道,一眼能望到营地老板在尽头等我们。 周坑口-岩龙: 一开始就是一段130m左右的爬升,上山下山都是非常宽大的台阶,非常好走,没人害怕下坡,注意一下爬升速度别拉崩了即可。 ![]() 岩龙终点: 这里意外发现一个很好的水潭,很好玩,有两个跳台,一高一低,很不错,好多人龙凤没跳成,是在这里第一次跳潭: ![]() 大车也可以开进去掉头,路边专门铺了个区域给大车掉头用的: ![]() 不足之处:1. 准备会前的装备租借问卷,登山杖给了0,1,2的选项,因为还没开准备会讲,导致很多人选择了1,下次直接给0or2,用单杖的人都有自己的杖,不会来借的。2. 礼物池,一上车上来就来个大的,我找了很久都没找到礼物池的功能,最后问客服,居然真回复我了,说礼物池功能在维护,暂时关闭。。。下次建议还是准备纸质名单,以防万一。 3. 对线路的了解程度还是不够,尤其是水边的台阶、下陡坡,这些增加了线路的强度和难度。网上信息不充足,于是听信了向导说“好走”。也的确,对于老人肯定如履平地,但这种路对新手还是不友好的,先前衢州招的人就新手太多了,换线依然还是这些人员。 4. 换线之后装备要求没有重新斟酌,换线之后依然允许洞洞鞋,导致很多新手走得很难。 5. 未进行装备检查。想着轻装也无所谓,于是就没能查出板鞋和手提包。 6. 行进,态度不够强硬,让人不要超过我,依然不听(是干事,我也不好去呵斥) 线路反馈清点这次反馈挺多的,主要集中在强度难度高于预期:“早上出发较晚,晚上到达也较晚,睡觉不友好。” 这个我不认可,23:30就到民宿,24:00全员入寝,6:50起床,这也晚?估计是第一次走线的,比较娇贵。 “缺点:换路线后对路线细节的展示不够具体,装备建议也比较草率。而且难度强度调整不太符合实际(尤其是陡山和溪水重叠的那一段,需要比较有技巧的爬升,可能没有心理准备)大营地提供被子太薄了;装备准备不是轻装线,其实属于小重装了!优点:路线风景不错,够野,体验感拉满。” 的确这次线路信息太少,这次我和压队的帖子图文并茂展示了线路信息,希望下次开楠溪江的领队可以做得更好! 装备的确没有强制溯溪鞋,溯溪包等,让不少人走着比较难受。 至于为什么我想让大家自己做饭,是因为一开始开衢州,两晚都住宾馆并且有网络,吃完晚饭基本各回各家,我还是想让大家都多接触接触,大家一条线多熟悉点人,搞点营地活动之类的,所以让大家在衢州的宾馆自己做饭。 换线是周四决定的,不少小组已经买了食材,所以延续了自己做饭的安排。实际上楠溪江就应该吃营地的餐,好像是700/桌,楠溪江营地没信号,还是大通铺,大家自然而然就相互玩起来了,没必要自己做饭。 “缺点:低估了野生动物的风险” 蜜蜂是真没想到,蚂蟥在意料之中,至于蛇,听向导说有人见过,但没人被咬过。建议下次开线在报名问卷告知一下有遇到蛇的可能: ![]() 正好也可以借此来考验会员的安全意识。(那几天正值海南女子疑似被银环蛇咬伤,新闻闹得沸沸扬扬的,居然还真有人要去拍照。。。) “没有认全所有人(bushi)” 老问题了,后来明白了,纯粹是自己太菜了。 “休息时间不多,以后可以安排多一点的休息时间”“虽然这条线比较简单,但还是应该定期休息,收队。” 楠溪江一路上感觉适合休息的点很少,水路一停下来就有人被蚂蟥咬。主要的大休息点建议在3个瀑布下方。 “因为没探过线,对线路认知不太够。跳谭和玩水过程中对风险安全把控不太够。” “对于线的难度 没有把握的很准 我觉得是超出了新手范围的 然后就是装备问题 跳潭并没有用到安全帽 但背了一路 有点多余了” 的确超出新手范围了。头盔也的确没用上,下次可以不要头盔,跳潭的点就那屈指可数的几个点,都是又宽又深的,不会磕到头,而且就算有头盔,这个高度下去保护作用也有限。这次没一个人用上头盔。 “可能对于新手来说,路线强度大可以接受,难度高更容易出危险,后面领队可以根据路线强度和难度控制一下入选同学。其次,新手多、人多的路线还是要找一个相对安全,路线单一的线比较合适,不然很容易出意外!这次感觉人有点多,不太方便大家团结合作,分三个梯队的赶路方式,会把一些同学的距离拉长,于是只能“一个人单枪匹马的走”。这次选人大部分是硕博还有交换生,可以控制一下本科生和硕博生的人数比和国际友人的人数比(控制在2-3或者1-1)嘛,感觉年龄差比较多、地域差异大的人群占小部分会产生一些交流gap www辛苦你们了!!!开线和选人都是艺术,徒步技巧和安全性更不必说,大家都辛苦了!” 的确这次分队让前队先去,然后后队探路的做法是错误的,尤其是这种溯溪线路,后队根本找不到好路,下次开溯溪一定要及时收队。 另外人员,小学期本科生实属太少了... “路线变更后,难度有所提升,可以重新强调一下装备需求,比如洞洞鞋在这条线路中不再适合了,最好提醒一下大家” 装备要求的确不够严格,后文细讲装备。 以下是两位香港IP的反馈,有些的确是我们有问题的,有一些我是不认可的,压队那边已经吐槽过一部分了,原文贴在这: “以下只是我在途中腦海中不斷迴響的想法/問題:領隊組的體能和熱誠都很強,但是新手和女生呢?要多久補充一次水分/能量呢?線路的難度和體力要求這一次真的超出很多人的最大能力負荷了。線路的危險程度頗高,加上每個人背負的東西其實都不是「輕裝」,全員安全抵達和回程是真的很幸運了。途中的危險隱患其實很多,包括大家休憩的地方是在流域中的高位/低位?;路線途中頻繁走在山崖邊緣,若果不幸有人掉下去,在荒山野嶺中傷者真的能撐到直升機到達嗎?很多新手登山杖連不懂得怎麼用,要涉水的路線真的適合新手嗎?瀑布底下的沸騰區屬於頻繁致命的高危區域(尤其是穿了救生衣的),有多少人往那邊走?” 的的确确就是不适合新手,不该选这么多新手进来。 休息的地方很多,小休息我放的很多,三五分钟就是给你补水补路餐的。我的休息点是充足的。 走在山崖(有的地方离下面水面还是有个2米左右)边缘的确很危险,所以建议下次楠溪江强制溯溪包,然后强制会游泳,这真的更安全也更好行进! “要涉水的路線真的適合新手嗎?” 不懂他什么意思,我们这条线不就是溯溪的吗?不涉水叫什么溯溪? 至于沸腾区(也叫做滚水坝,这个我是了解的,水流是往下方走的,容易被吸入水底,表面水流向内,示意图在下图,逃脱方法是潜水从下方走),我想他应该是说的龙凤大瀑布,那个水量和宽度,勉强算得上沸腾区吧,但还构不成威胁,而且根据他的描述,这么多人去了,但没人说被水流吸住了,的确没构成威胁,如下图,大家也可以判断一下: ![]() ![]() 真正的滚水坝是下面这种,很大的水往下冲,就算是水域救援人员也很难直接和水流对抗、从表面游出去: ![]() 第二位的留言如下,他说什么要俩压队才合理,所以应该就是那个铁三哥了,具体多抽象详见压队帖。论坛没有批改功能,我就直接分段描述了: “理解路线临时改变带来挑战。赞扬团队临时安排替补路线。 由于路线更改,安全方面更需要留意。以下是一些建议: 出发前影大合照,如团员走失,方便辨识救援。 ” 的确出发的时候,没有查包,外面又热,就让大家先到的先上车了,人齐立马出发了,都坐上车了,就懒得叫大家下来合影了,想着后面再合影,也给忘了。 “出发前,应主动预留时间给所有团员上卫生间,特别是女生。期间,也应安排卫生间时间。” 这个我绝对是留够了的,凯旋门,罗垟村,大本营出发我都是让上卫生间了。至于行进期间的话,也没有卫生间,要上厕所私下找领队组,没人找那就算了。(对于新手多的线路准备会得提一句,山里上厕所就是找个没人的地方野放,不然有人可能是不了解的。。。但是注意一定要让领队组知晓,不然你上厕所的时候队伍跑了) “出发前应做简单热身。 每一段出发前,建议要说明走多远和休息时间,好让大家有个底。当日大部分时间只是一直向前走,没有告诉要走多远。大家也不敢问。这是团队管理需要改善的一环。” 这个确实是个不错的建议,每一段都告诉大家要走多久多远到下一个大休息点。 至于热身,出发时是一段公路,散步我就当热身了。其实我觉得更应热身的是下水前,不然容易抽筋。 “预留合适休息时间。能力较弱的团员迟来休息地点,还没有休息,又要继续出发。已超越他们应付的能力。车上总结时,法国男生也明示已超越他的能力。” 的确这次难度强度高于预期,上文已提到过。也的确有几处等到后面的同学到了就马上继续走了,还是应该留点时间休息的。 不过我要求了铁三哥来前面,跟着我后面走的,但是铁三哥每次都过场多,一会拍照,一会开包拿东西啥的,不一会就又掉后面去了。 “应与向导保持良好沟通,给予导向合适的指示。领导应因团员的情况调节步伐,而不是单方面跟随向导。 导向在山顶吸烟时,领导没有意识要求他走远一点,让团员吸二手烟。” 根本原因还是应该多收队+调整顺序。 至于向导抽烟,我这没注意到向导抽烟了,不过你介意的话你自己提,或者告诉领队组去和向导交涉也可以,或者你自己远离吸烟者也行,闷声不开腔那我也管不着你。 “在第一个水潭时,附近完全没有遮蓋,不合适休息。没有下水的团员在暴晒。” 这个我绝对说过,而且是等压队到齐之后,先拍掌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再大声告诉大家的: 这里太晒了,不玩水的就退回到刚才来的路上休息(不到20m),那里没太阳,吃完饭就可以玩水了。 “领队应视测水潭合适跳游,例如水下有大石和水蛇。在没有任何安全评估下,部分团员没有带头盔和救生衣就跳下。另外缺乏负责安全的领队,注视跳潭的团员是否有受伤,需要及时支援 。” 和压队的想法一样,玩水线可以设置一位“安全员”,但这实属要求太高,指定地点安全跳潭+同学们互相帮助已足矣。 (出发前要求带救生衣,实际上在小水潭里,很会游泳的也没有要求了,但是禁止一个人游,需要和大家一起,出了状况大家可以捞你) 跳水的点就那几个点,又宽又深,是个跳台,下面没有石头,没问题低;另外,水蛇无毒的,海蛇才有毒。 “同样情况也出现在最后一天的水潭。已有警告水深不能游泳。若出现意外,保险不保。责任谁负责?领队等也一起落水玩,没有留意法国的团员的脚流血。” 国内就是这样,水边都是告示牌,类似于一个“免责条款”而已,照这么说其实整个溯溪都是违反告示牌的,别溯溪算了。 至于保险赔不赔的问题,告示牌只是提醒作用,我们并未违法,按条款应该是要赔的。大家可以讨论一下这一点。 团员脚流血,我们tm又不是保姆,闷声不开腔谁知道?这么娇贵下次找个私陪吧,别来大队伍。 “压对最少两位和需要懂得照顾能力较弱的团员。” 倒不是需要两位压队,不过可以队医or副领(这次还有world!)去帮忙。 “部分休息地点欠安全考量。例如,其中一个休息地点在河中的沙丘上。若遇突然的山洪爆发,团员没有退路,即时遇险。” 这个休息点应该是说的第一个休息点,处理蜜蜂那里。天气晴朗且稳定,这么小的山区内不可能发生让人来不及躲避的山洪。 要是休息点也担心山洪,那你走在河道里的时间更多,那不是更要担心山洪了?那别走溯溪了。溯溪本就风险较大,但风险都在可控范围内。 “第一天最初预计是8公里,最后走了近双倍的旅程,远远超越一般团员的能力。没有意外,已是万幸!说实在是管理失误。 ” 其实真算里程的话,也就9km,部分同学记出来是10km,但绝对不是双倍。 我个人走完也感觉比较疲惫,我推测是因为整个溯溪+在河边石头上爬,精神高度集中,核心时常收紧,水中阻力大,所以走完很体感会很累,并且我后半段还是扶着人走的,更累。 “第二天一早要负重爬升近近200米,没有休息。部分团员心率已超越最大心率的八成,已进入近近无氧的训练状况,极为危险。” 整个队伍跟的很紧,我一眼能望到压队,而且中间都走的很紧,无掉队情况: ![]() 这张图片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这里我并未刻意停留休息or拍照(甚至我在前面都不知道,也可以看到前面部分同学都是在走,没有停留),这跟的很紧凑了。这张图而言,算是很完美的行进速度了。 行进速度是没问题的,虽然出发前在营地就说了出发就爬坡,调登山杖+脱衣服,但是会员是听不进去的,最好出发5min还是停留一下,休整。 还有就是爬完坡到顶有个休息亭,最好还是休息一下。(我当时想着后面都是很好走的平路or下坡,边走边休息,但会员线最好还是停下来休息吧。) 我速度都减半了,比仙居都慢一点了,步子都压到走一步停一步了,我这种心率容易炸的带上坡都才140心率,还没我面试心率高,速度绝对没问题。。。 “到了终点后,因大巴没有到达,要等后个多小时。若将这个多小时分布在上午行程中的休息时间,会否更合适?” 让司机自己找地方住了,忘记说住近点了,下次可以让司机住岩龙,住近点。(不过最后那个潭子还是挺好玩的,有两个跳水点,一高一低,跳爽了,可以留时间玩玩。) “领队在发放重要资讯时,确保所有团员知悉和充裕时间准备。例如,领导通知团友3分钟后出发。部分团员去了卫生间,根本听不到,3分钟的时间根本不实际。 可透过每组的组长发放资讯和点人数。” 卫生间我是让人确认卫生间里没人才走的,3min是让大家抓紧时间,我反正是没抱会员线3min就休整好的期望的。 而且,你自己不觉得自相矛盾吗?上面说我行进过程中没留卫生间时间。这里我留了3min,说明是小休息的时候,这不是有人上厕所吗? “领队们能力强时,应多考虑团员的情况和能力,而非一直向前衝。 部分团友在第一天,手脚因滑倒而損伤。只是没有让领队们知道。” 还是行进的问题,溯溪还是不要分队,跟紧点更好。 “即使第一天行程改变了双倍,领队们没有出来解释,欠缺公关管理经验。 既然临时改变了路程,可考虑较短和更安全的路线。 就如其中一位领队所说,背负了三十多条人命是一个重大责任!” 稍做过解释,强度难度超过预期,但并不是重点。这人具体言论压队帖子有,我写进黑名单了,下次还是别带这种人了吧,万一再走错路、绕路啥的,没把他伺候好,小心真找媒体曝光你野协。 一些给后来领队的建议:毕竟nabble论坛上关于楠溪江,先前并没有有用的信息;并且感觉领队培训的那些内容算是基本要求,很多线路细节得在线路中才可以领悟到,也是我走一路记一路的细节。其中一些也算是我做的不足的地方:关于线路人数及构成,前面也说了,新手不友好,所以建议新人不要超过一半,考虑到溯溪线大概率开在小学期,报的人少,建议采用小队伍。要扩容的话必须同时满足下面4个条件: 能找到队医,民宿和周坑口营地还有空床位,报的人充足,报名者中的老人也充足。 合影点建议选在龙凤大瀑布下面,因为再往里走就没有合适的合影点了,小倒口和石门槛都一般,然后比较适合拍合影的地方就是营地了,然后无了。 关于出发查包,轻装也可以大致查一下包,更重要的是查装备,如果强制溯溪鞋,就必须凭溯溪鞋上车。 关于报名名单确认,建议快截止时把收到的名单发到群里让大家核对一下,可能有人会忘记自己填过问卷而搞忘(我有时就这样) 关于行进,准备会的行进部分中下次应教一下如何报数(行进部分挪到车上讲的话那就在车上讲)。嗯对,虽然这是常识,但就是有人不懂怎么报数,我亲眼看到有人报到自己那里,就蚊子声音一样小声“读”个数就完事了,根本没有去确认后面的人是否听到,导致报数中断。 关于群公告的维护,这次发生了个小细节,我群公告要求的“闵行校区同学原则上需要线下参与,如需线上参与,请私信我并说明原因。“没想到居然有人不来,理由是:“我不知道这个要提前说👉👈”这......好无语啊,避免下次再发生这种情况,还需要加上:准备会必须参加。 关于准备会,准备会之前会有装备租赁和买装备,对于新手来说会迷茫,可能会踩坑或者买错。建议下次把准备会提前or学淡竹列一个装备建议清单: https://notes.sjtu.edu.cn/s/iCLjG66rk 关于准备会没人听,这个问题很普遍,线路信息讲个大概就行了,讲这些没人会听;准备会可以将关键信息提前,比如集合时间、线路概况、时间节点、活动纪律,让大家在刚开始时就得知关键信息。另外,像一些注意事项、详细行程等不需要提前准备的内容,都可以挪到去程的车上讲,更容易让大家听进去。 登山杖伸长横放,新手线路尤其需要着重强调这个事情,养成良好习惯,这次东哥真把一个人的杖坐断了。这种内容我觉得可以在去程的车上讲,准备会讲大多人听不进去。 关于外国人(本文特指无法用中文交流的),pcc推荐了Ric。外国人可能会有趣,但从始至终都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因为语言不通。准备会、装备会讲解、自我介绍、破冰、分房间、行进、报数清人、发号施令、返程总结等等等,这些事情中都会带来麻烦。而且这次还是非洲友人,导致不太好去称呼压队为倪哥,只能“工作时称职务” 关于保险,由于溯溪活动的高危性,一般保险不保的。比如之前徒步活动经常买的“慧旅游-任性游(新)计划C”是不保溯溪的,我们买的是:“华泰安选团体保障计划(含领队责任)”,保潜水、滑雪、蹦极、冲浪、溯溪等高危运动,而且包含一定的领队责任保险。当然,价格比较贵,这次买2天要11/人。 保险链接如下: https://mf.lyybao.cn/?act=quote&code=46114%EF%BC%9A 关于信号,从周六上午-周日中午,全程无任何信号,注意让会员提前让家长和思政知晓,以免担心安全;下次还可以把基地联系人的方式直接放在推送里,不然可能会直接找上学校or会长,浪费时间和精力,而且找上学校会很麻烦。 关于抽筋,刚下水很凉,容易抽筋,这种抽筋就算是补充电解质也没多大用处的,最好还是让大家做好热身吧,也必须穿救生衣下水,不然抽筋会完蛋。 关于蜜蜂蜇伤,走了十几条线,第一次见人被蜜蜂蜇伤,是在刚进山还没下水处集中发生了一波。当时只听到后面连续几声惨叫,大家都确定地给我说是蜜蜂,我就让大家快速通过,压队帖子提到有一个房子前的空地可以用来短暂停留,我也觉得不错的来着,但是那块很小,只能站10人左右,加之向导说前面几分钟就有很宽敞的地方,于是听了向导的,到了之后发现,宽倒是宽敞,就是在河滩上,所有有蚂蟥...... 另外补充一下蜜蜂蛰伤的处理: 先检查有无刺,若有,应避免挤到毒囊的同时把刺拔出;据世界介绍,还可以把季德胜蛇咬研磨成粉,涂在伤口处,也有用。 如下图就是刺还留在皮肤内: ![]() 关于蛇,楠溪江还是太原始了,一开始在水边路上就遇到菜花了。当时我和向导已经经过了,大概第5位同学说有蛇从他前面爬过去了,而且很粗,说有黄色花纹,我初步猜测是菜花(反程车上拿照片给她看,确认是菜花),当时我都不知所措了。走也不是,因为这条路旁边又是草丛,不知道蛇还在不在;不走也不是,没其他路。 正确方法应该是怎样呢?再打一下草? 然后就是世界看到了一条在水里的五步蛇(当时我不在现场),按理说,它不该出现在水里,所以压队推测那蛇快死了,然后掉水里了。 关于溯溪技巧,补充一些行进技巧,可以告诉大家,不过这种内容写在准备会上估计也没人听。。。可以在上车之后讲解。 1. 最好下脚的是碎石/沙石河床,最不滑,其次是凹槽。尤其不要踩红色的石头表面,特别滑 2. (进阶技巧)其实有登山杖之后直接可以盲踩,滑的话可以通过内收肌固定大腿而保持稳定,然后就三角稳定了。我单杖,盲踩,两腿+单杖,三角稳定,右手还可以再扶一个同学。所以强烈推荐登山杖,新手必须登山杖。直接默认租赁,不要杖的需要说明。 3. 行进时和前面同学保持1.5m左右间距最佳,太远跟不上,太近的话前面同学踩出的波浪会导致后方看不清水下情况。 关于过溪,尽量在上游平缓处过溪,不可在瀑布上过溪,一不小心脚滑就会被冲走+高坠。如下图就是一个典型的地方,不少人会选择下游较浅处过溪,实际很危险的,那里是凸起的,很容易滑,滑了就掉瀑布下面了: ![]() (并非上图人员,只是我没拍照,在群里找的图拿来示意用) 如上图,有人会觉得线路2凸起,湿鞋少,于是走线路2,实际上很危险的,脚一滑就顺着水流下去了。被我呵斥后才走上游过的河。 关于聚餐,这次周日中午山下腐败餐定在了城里,有蜜雪,有古茗,不远处还有一家冰淇淋批发店,很多人吃完饭还去买奶茶or冰淇淋,导致迟到。所以建议腐败餐要选在城里,应着重强调一下时间观念,真要短暂离开的话尽早回,楠溪江本来就车程远。 关于蚂蟥,还应强调,不用太害怕,而且只是在吸血的时候才不能直接拔掉,其他情况无所谓,随便找个东西拨掉都行。因为这次行进中,有人说:“领队,我鞋子上有蚂蟥,帮我处理一下”,领队组不是保姆,这种事就别找领队组了。而且当时正在一条很窄的小道,根本不好返回,我说鞋子上你用登山杖弹掉就行,然后没管她了。 意外的是,线路终点有个超级好玩的潭子,正好司机没住岩龙,开过来要1h多,于是组织大家在这里玩水,大家都玩得挺开心的,也算是线路上没玩够的弥补吧。其实也可以安排一下在这里玩,DAY2全是山路,没想到终点是个很好玩的水潭,而且没有蚂蟥。 关于向导,大致300/天为好价,相关联系方式压队帖子有。楠溪江还是必须请个向导,因为一会水路一会旱路绕的,只有向导清楚。这次的向导挺好的,有两位走的慢的同学,后面安排到前面之后,我扶一个,向导还扶了一个,人还不错。 另外应提前和向导沟通需不需要我们车捎他一程,这次一开始找的周坑口营地老板儿子当向导(500/天),周五晚上才说要我们去东边进罗垟,在山下“潘坑”接他一下,然而我们已经定了从西边进罗垟,周五晚也住西边,不经过东边,所以周五晚上才临时换的罗垟的向导,还好联系到了。 关于收队,前面说了,在过了小倒口瀑布之后那一段,是很长一段直水路,很容易拉开距离,而且距离一拉开,后面的同学找不到落脚点,形成恶性循环,越拉越远。所以在这里,应该及时收队,调整顺序,并让后面的人不要超越走得慢的同学,给走得慢的同学讲讲一些技巧,并且紧跟着向导的脚步。 嗯对,这里建议的顺序是向导-走得慢的同学-领队,一是向导的路最好走,二是便于领队观察和及时帮助走得慢的同学,三是这样不会被走得快的人超越,不然走得慢的同学走领队后面一会又被其他人挤到后面去了。 如果还是很慢,害怕,可以手扶一下,他们对领队和向导的相信程度是远大于登山杖的,这次一个同学,明明很浅的水,随便踩的,我一撒手,就不敢往前走,为了不拖进度,直接让他左手杖收了,我扶着走到营地的,另一个是向导扶的。 关于装备要求,下次还是必须溯溪鞋,因为有一些陡坡要下,洞洞鞋只适合大佬,而且终归是没溯溪鞋舒服的,板鞋运动鞋直接禁止上车。做好全身湿的准备,有些地方旁边绕,不如直接下面深水游泳来得快且安全,所以必须防水包/溯溪包,必须救生衣。 关于领队组女生,领队组还是得有女生,不然女生有些隐私问题不好问领队。 关于光脚,上次单七echo就反驳了脱鞋过河,这次有例子了,而且仅仅是在水边坐着泡脚。有同学在水边光脚泡脚,脚晃悠晃悠地,就不小心被石头划伤了,脚底有一道2cm长左右的口子,里面还夹杂着两三粒沙子,我知道不能直接贴创可贴,需要清创,但是我和易席言都没有实操经验,不敢乱来,不然搞疼了。还好身为医学生的塞提主动来帮忙,我就打打下手,递棉签。看着学了一下,好像就用棉签拨一拨的,有必要的话再把伤口打开一点再拨,难免是有些痛。眼睛看会了,下次试试。 关于禁止装备,可以添加俩了:卡式炉,手提包。不理解为什么要带卡式炉,感觉是那种也会带棉被的人,而且带了还不会用。 当然,这个压队帖子也写了,禁是禁不完的。我认为,如果队伍老人比例上去了,小组会详细商量计划,这种现象会自然消失,所以下次还是别带新人比例这么高了。 关于衢州三十六湾,还是不要开了,不仅是保护区,向导也说不准让不让进(碰运气,如果岗哨4人值班,仅有2人和向导很熟,让进)。而且几个洞穴现在被商业公司开发了,目前是要求30/人+必须自己备齐头盔头灯。 小结一下楠溪江: 虽然轨迹不长(仅9km),但是路不好走,难度我愿评定为野协2星;新手不能比例太高,不然难带 装备必须要溯溪鞋(直接凭鞋上车吧),会有土路,洞洞鞋会很难走 最好要求必须会穿救生衣游泳,线路体验会更佳 如果按上面这一条的要求,由于部分路段有游泳,得溯溪包/防水包 直接纯轻装吧,吃营地的饭,没必要小重装自带炊具和食材 |
Free forum by Nabble | Edit this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