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帖在被更新。
楠溪江是一条很棒,很适合野协的溯溪线,后面想开溯溪线的领队,如果犹豫线路的选择,强烈建议选这一条。
线路概况本次轨迹:楠溪江.kml 楠溪江有三个起点,中间有个三角形线路构成环,导致走法很多样。这里附上三个图,第一个是地形等高线图,第二个是标注了河流的简图,最后一个简图是我自己画的最简图,下面会对着这些图说一下大致路况和路线的选择。 ![]() ![]() ![]() 分段路况概述: 1. 罗垟古村-周坑口:没有特别的难点,山路和水路混合,会经过龙凤大瀑布这个精华观景点。这段详细情况后面会再介绍。 2. 周坑口-天井潭(也称龙门峡):这段路比较难,从周坑口到天井潭的话建议走水路,有两三个必须跳潭的点,4米左右高。可以稍微布一段绳,让队员抓着往下点再跳,但是很费时间。向导说水大的时候在接近天井潭处有个过溪的地方,容易滑,需要50米以上的绳。从天井潭反过来到周坑口需要绕山路,路况应该不太好,轨迹上标注了说是乱石堆。一般来说反着走的人很少,正着走正常情况也不建议绕山路,玩不到水的话还不如去周坑头绕一下,路好走很多。 3. 周坑口-周坑头:好走山路,有台阶。 4. 周坑头-天井潭:好走山路,未仔细调研。 5. 周坑头-岩龙村:沿着小溪走,有几个踩石头过河的点,跟普通线路里的过河一样,不下雨穿登山鞋也很好过,雨大的话建议溯溪鞋踩水过。 6. 天井潭-暨家寨:前段水路,后半段山路,网上信息说蚂蝗多,路不算明显容易迷路(但实际走过之后我觉得溯溪的路都这样,踩在水里很难快速找到好走的路),未仔细调研。 常见路线: 1. 岩龙村-周坑头-周坑口-天井潭-暨家寨:一日轻装,游侠客和昆昆喜欢开这个,上来爬一段度过上午低温时间,然后开始走水路,跳潭。 2. 岩龙村-周坑头-天井潭-暨家寨:一日轻装,绕过必须跳潭的地方,直接去天井潭玩水,简单但没啥意思。 3. 罗垟古村-周坑口-周坑头-岩龙村:两日线,住在周坑口可以看星星萤火虫,第一天能看到很好看的龙凤大瀑布,难度适中,第二天轻松出山。本次线路选择了这一条。 4. 罗垟古村-周坑口-周坑头-天井潭-岩龙村:上一条的加强版,第二天上午在走一下难点。端午3天小长假可以考虑这么走,因为这样的话到天井潭已经过中午12点了,到岩龙村下午两三点,晚上回上海不太来得及,可以在岩龙村再住一晚。 5. 罗垟古村-周坑口-周坑头-天井潭-暨家寨:走完整个水路,带大队伍就别走这个了,到后面估计有点折磨。适合想打卡整个线路的小队伍。同样建议3天时间,从暨家寨出山已经快到晚上了,得在村子里住一晚。 6. 与附近的其他线路结合。这里的户外资源很丰富,有山有水,很原生态,有其他线路比如最高峰大青岗的环线,连接到隔壁淡竹的穿越线(上井村-罗垟,暨家寨-黄坦村)。除了夏天开溯溪,其他水少的季节这里也可以开发出很多普通重装线路。分享两个轨迹:https://www.2bulu.com/track/t-Cud%252F%252B0ey0YXp%252FR2KBg5Tzw%253D%253D.htm https://www.2bulu.com/track/t-PDBpBMoxVqfp%252FR2KBg5Tzw%253D%253D.htm 时间节点:周五:18:16集合出发 23:30 到达仙居酒店 周六: 7.36出发坐车 9.57 罗垟古村起点出发 12.41 到达龙凤大瀑布 吃饭玩水 14:00 从瀑布出发 14:35 到达小倒口前瀑布 15.56 到达小倒口标注点 17.40 到达石门槛休息点(压队视角,这段陪着3位走崩的时间,比大队伍晚了50分钟到) 18:00 出发 19:00 到达营地 周日 8:40 出发 9:17 处理崴脚 10:30 到达出山口 12:00 坐大巴 13:20 到达饭店 14:00 出发 20:00 回到交大 本次线路路况:如果所有人穿溯溪鞋(或者越野跑鞋+洞洞鞋随时替换),背防水溯溪包(或者重装包把怕水的东西做好防水,然后不嫌弃从水里捞上来之后很重),然后之前没下大雨涨水,这个线就没有强度难度,妥妥一星线,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路况。但是如果有队员因为装备不足或怕水不能接受泡在水里,情况就变得很有些麻烦。这次线路因为是衢州换过来的,看21年楠溪江的报名推送里也允许洞洞鞋,不要求救生衣头盔,所以没有严格要求装备,实际上变成了本次线路最大的失误。小红书有个视频,记录了很详细的路况,非常建议参考(小红书号1151005699,进主页直接搜楠溪江即可,后面的链接不知道好不好用):https://www.xiaohongshu.com/explore/668cbb4f0000000005006ada?app_platform=ios&app_version=8.92.3&share_from_user_hidden=true&xsec_source=app_share&type=video&xsec_token=CBEDy-NgXzMgiwZ59f42dUnfMUbScVztZtOQtBTARCN0M=&author_share=1&xhsshare=WeixinSession&shareRedId=N0s3RjY7NUA2NzUyOTgwNjY0OTc8OD86&apptime=1753368180&share_id=1e56f1b9c94f4a3db4cc3dc133fe9a06&wechatWid=7f8afa25a0739127b1763babf976d10e&wechatOrigin=menu 我看这个队伍就是装备带齐直接游的,这样就基本上不会碰到难点。 领队应该会写的详细些,我就分段讲一下给我留下印象的地方: 1. 罗垟-小屋营地:一开始走一段公路,随后踩石头过一个小河进入山路,这段地上好像有蜜蜂巢,很多队员被叮咬。 2. 小屋营地-龙凤大瀑布上方亭子-龙凤大瀑布:走一段山路之后切到了水路。这段水路可能是可以避免的,因为前队找了一个小溪中间的石头滩处理蜜蜂蜇伤,我最后过去的时候按照明显的路迹走是到不了那个石头滩的,会从边上高出过去。随后找了一个地方切回了山路,一小段爬升之后到达龙凤大瀑布上方休息亭,之后一小段有点陡的下坡后到达龙凤大瀑布。 3. 龙凤大瀑布-小倒口前瀑布:山路,无难点 4. 小倒口前瀑布-小倒口:大部分是水路,有几个地方过腰了,比较深。有几个地方岸边有一小段好走的土路,其他想走岸上的话就得手脚并用,扶着那个45度的石头找脚点踩。领队说那个小倒口前瀑布是小倒口,我查的轨迹上小倒口指的是一个转弯点,前队在此处收过一会队。 5. 小倒口-石门槛:小倒口转弯之后就是一个难点,爬岸上的大石头比较陡峭,容易滑,走下面水路又有点深,需要泡水里泅渡。之后再走一段水路后会切回土路,往山上爬一小段然后下降一小段。下去的时候有几个坡,周围没有树抓,需要会用登山杖或者鞋子是溯溪鞋/登山鞋。其实放在普通的线都是不值得在总结里提到的路况,但是这次有穿洞洞鞋的队员,走起来还是费劲的。 6. 石门槛-周坑口:水路,路况跟之前差不多,有的地方水比较深,游过去很轻松,但要是包不防水,要走河边爬石头就有点费劲了。 涉水和攀爬路况图片: ![]() ![]() ![]() ![]() 特殊情况与处理方式:1. 罗垟-小屋营地:有人路过脚上被蜜蜂叮了(我自己没见到蜜蜂),穿长裤和短裤的队员都有。据说大部分都没有留刺,我很怀疑到底是蜜蜂还是别的虫。发生这个情况后本来想在路边一处石滩上处理,但是队医发现那里还是有别的蜜蜂,而且被叮之后的信息素可能会引导其他蜜蜂继续攻击同一个人,所以继续往前,又路过小屋营地,这里有几个草丛里的房子,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在这里处理,可能是门打不开。之后在一个石滩上处理了,采用拔出刺,清创,把季德胜蛇药敷在伤口处的处理方法,具体可以看队医总结。作为压队要注意的是让被咬的同学快速检查有没有刺留在身上,有的话尽快拔出,随后催促大家忍一下,尽快离开有蜜蜂的地方,防止自己和其他队员被咬。总结经验:我在去程车上举了23年单七的例子,强调了碰到蚂蝗密集区要尽快通过,不要停留下来处理,不然所有人都会被更多蚂蝗盯上。然而实际碰到蜜蜂之后,因为会造成麻和痛的感觉,所以还是会下意识的想停下来处理,并且有刺的话确实尽快拔掉好,所以以后还是要把蜜蜂作为一个事项拿出来单独提醒。此外,溯溪线好像就是更容易碰到蜜蜂,我之前在哪里查到过说溯溪不要穿颜色鲜艳的衣服,就是为了防蜜蜂。 2. 小倒口前瀑布-小倒口-石门槛:出发之后过了20分钟左右有两位队员(其中有一位穿的板鞋)+一个香港公卫铁三哥(下文直接称铁三哥)掉队。前两位队员是走崩了,铁三哥是拿着手提包不好走。我一开始走在他们后面走,后来发现这样不行,溯溪没有明显的路,需要有人在前面带,我就走到他们前面,指一下不滑的路,过深水区的时候就一个个扶过去。当时想着到下个休息点时还有300米了,那里还是一个预定的玩水点,所以领队问我情况时我就让前队继续走,想着让大部队早点去开始玩,实际上这是个非常错误的决策,直接导致后面我坐牢3小时。这300米是直线距离,实际会从山上绕一下,而且路是最难走的一段,前队并没有能够快速到达休息点并派人回来接应。 后来领队在小倒口稍微收了一下队,之后继续出发不久之后我感觉这样不太行,原因有三个1)溯溪的路很不明显,或者说就没有路,走水里的话要自己找河滩里碎石多的地方,避开很滑的大石头,水深或者流动的地方完全看不清地下的路况,如果走岸上的话更困难,是那种要判断有没有手点脚点的45度倾斜岩壁,有时需要在这两种路之间切换。我自己走的话其实无所谓,水里直接淌过去了,但是带两个走崩的队员,不小心带上一条难走的路就严重拖慢进度和他们的心态。2)水深的地方他们自己不敢走,需要我把一个人扶着带过去,还得自己回来带另一个,在这个过程中前面的队员也基本不敢自己向前。3)铁三哥一直在对我输出精神攻击,说我带的路不对,一个压队不够要两个,他自己带了一个手提包,所以必须要走岸上爬石头,然后我带水里好走的路,他就要劝其他两个队员跟他去边上爬难爬的石头。 后面呼叫副领队医来帮忙,帮忙带一下路,然后把这个铁三哥弄走别来捣乱。后续就是世界和队医都来帮忙了,有一段路副领也来帮了一下,走出水路上山路之后副领队医把两位队员的包背走了,应该也把铁三哥的手提包带走了(因为后面他恢复正常速度跟上队伍了)。之后的路我和世界一人陪着一位队员走,爬升的时候还行,下降的时候穿板鞋的队员直接坐下来不肯走了,说怕滑。我尝试了在前面带路指脚点,教学登山杖使用,但还是不敢走,说手已经没力气了,然后我就一直说登山杖这样这样撑就不用费力,但她还是不敢起来走。因为她一直在问“我们天黑前还能到营地吗?”我就跟她很严肃的说:“你要是接着这样我会陪到底,但是天黑前肯定到不了营地”。之后她就愿意起来走一下了,但还是很慢。下山还有大概一半路时,对讲机里领队问要不要上来帮忙,我想了一下,苦笑问到“有人能上来背人吗?其他忙好像帮不上了”。最后还是向导厉害,等不住了,上来把人扶下山,后面把两位同学调到前面,由向导和领队搀着,情况就好很多,顺利走到了营地。 总结经验:溯溪线走水路的时候一定要经常收队,因为路很不清楚,向导在前面指的路非常重要,需要让大家很紧密地跟着走,看好前面的人走的哪里。水深的地方个字矮的同学不好过,需要个子高的同学搀扶一下。还有就是装备上的要求,这次因为不是重装所以出发前查装备疏忽大意了,一个板鞋一个手提包都给带上来了。 3. 铁三哥经典行为言论鉴赏:1)停下来要求原地停留拍照,让我在随后陪着,之后再跑去追赶前面的队伍。2)自己走难走的路,还劝别人跟他一起走。3)除了背一个中等大小的非防水背包,脖子上还挂了两个挎包,手上拿一个手提袋,没有登山杖(这个我真的不能理解,准备会讲的很清楚,我还现场教学讲原理,并让所有人试用登山杖,他来了准备会为啥就当没听到一样),捡了两个树枝当杖用。4)带了一个很大的卡式炉,然后不会用!然后要求领队组帮助研究怎么用!!!路上一直疑惑他包里装了什么,原来如此。。。幸好他们组里其他人正常带了炉头气罐。5)第二天半路突然带了他边上的两个人脱离队伍到路边,因为说已经走了30分钟了,必须要休息了。6)回程总结:“我很明确地告诉大家,这个路就不是正常大学生该走的路,如果在香港直接就叫直升机把大家救出去了,一大堆媒体已经围在学校门口准备采访了。” 总结经验:首先别看着问卷里写自己有什么什么技能就觉得厉害,可以选这个人,选人不怕没有经验的小白,反而是这种观念固化,爹味溢出的老东西最难搞。其次,装备检查还是很重要,准备会的时间有限,不可能那条线谁带个离谱的东西,就加到ppt里去,不然以后列都列不下了,出发前应该检查大家带了什么没带什么,并且不能因为是轻装线就放松警惕。最后,一定要跟大家强调保持队伍完整不间断的重要性,禁止行进过程中擅自脱离队伍,提前告诉大家有适合拍照的地方领队会安排大家休息拍照。 4. 关于衢州三十六湾:建议以后别开了,所有有政策上风险的线都不建议再开会员线,包括牯牛降和清凉峰。这是比天气更不可控,出问题更致命的风险因素。就算是管的最松的清凉峰,万一在里面受点伤,上个擅自闯入自然保护区的新闻,作为学校社团麻烦就大了。 线路反馈信息:对于我个人(压队)的负面意见: 1. 压队好像累累的,和前面的距离拉的有点远/与评价同,压队可以多和朋友们聊聊天,熟络一下感情,或许可以活跃团队氛围? 2. 能力虽强,要富同理心,照顾能力较弱的团友。/缺乏观察和支援较弱的团员。当自己舒服地在漂流时,嚷着其他团员一起漂流,但没有考虑团员已非常疲倦,能力和装备不足。 前一个是因为被铁三哥精神攻击得有点筋疲力尽了,后一个原因是最后一段快到营地的时候有个水比较深的地方,岸上不算好走,我就走的水路,并且跟队员们说带溯溪包和溯溪鞋的人可以下来游过去,更舒服,我也不知道到他耳朵里就变成嚷着其他团员一起漂流了。。。 对于线路的负面意见; 1. 有蜜蜂 很讨厌了;走崩的太多 进度有些慢 2. 早上出发较晚,晚上到达也较晚,睡觉不友好。 3. 低估了野生动物的风险 4. 缺点:换路线后对路线细节的展示不够具体,装备建议也比较草率。而且难度强度调整不太符合实际(尤其是陡山和溪水重叠的那一段,需要比较有技巧的爬升,可能没有心理准备)大营地提供被子太薄了;装备准备不是轻装线,其实属于小重装了 5. 缺点可能就是一些关于蛇的防护其实是做的不足的,对于新手还是多做防护好些。 6. 对于线的难度 没有把握的很准 我觉得是超出了新手范围的 然后就是装备问题 跳潭并没有用到安全帽 但背了一路 有点多余了 7. 可能对于新手来说,路线强度大可以接受,难度高更容易出危险,后面领队可以根据路线强度和难度控制一下入选同学。其次,新手多、人多的路线还是要找一个相对安全,路线单一的线比较合适,不然很容易出意外!这次感觉人有点多,不太方便大家团结合作,分三个梯队的赶路方式,会把一些同学的距离拉长,于是只能“一个人单枪匹马的走”。这次选人大部分是硕博还有交换生,可以控制一下本科生和硕博生的人数比和国际友人的人数比(控制在2-3或者1-1)嘛,感觉年龄差比较多、地域差异大的人群占小部分会产生一些交流gap 8. 路线变更后,难度有所提升,可以重新强调一下装备需求,比如洞洞鞋在这条线路中不再适合了,最好提醒一下大家 9. 以下只是我在途中腦海中不斷迴響的想法/問題:領隊組的體能和熱誠都很強,但是新手和女生呢?要多久補充一次水分/能量呢?線路的難度和體力要求這一次真的超出很多人的最大能力負荷了。線路的危險程度頗高,加上每個人背負的東西其實都不是「輕裝」,全員安全抵達和回程是真的很幸運了。途中的危險隱患其實很多,包括大家休憩的地方是在流域中的高位/低位?;路線途中頻繁走在山崖邊緣,若果不幸有人掉下去,在荒山野嶺中傷者真的能撐到直升機到達嗎?很多新手登山杖連不懂得怎麼用,要涉水的路線真的適合新手嗎?瀑布底下的沸騰區屬於頻繁致命的高危區域(尤其是穿了救生衣的),有多少人往那邊走? 10.以下是一些建议: 出发前影大合照,如团员走失,方便辨识救援。 出发前,应主动预留时间给所有团员上卫生间,特别是女生。期间,也应安排卫生间时间。 出发前应做简单热身。 每一段出发前,建议要说明走多远和休息时间,好让大家有个底。当日大部分时间只是一直向前走,没有告诉要走多远。大家也不敢问。这是团队管理需要改善的一环。 预留合适休息时间。能力较弱的团员迟来休息地点,还没有休息,又要继续出发。已超越他们应付的能力。车上总结时,法国男生也明示已超越他的能力。 应与向导保持良好沟通,给予导向合适的指示。领导应因团员的情况调节步伐,而不是单方面跟随向导。 导向在山顶吸烟时,领导没有意识要求他走远一点,让团员吸二手烟。 在第一个水潭时,附近完全没有遮蓋,不合适休息。没有下水的团员在暴晒。 领队应视测水潭合适跳游,例如水下有大石和水蛇。在没有任何安全评估下,部分团员没有带头盔和救生衣就跳下。另外缺乏负责安全的领队(压队注:保证了队医&压队至少有一个人在看着,这哥们貌似不认为队医是领队组成员),注视跳潭的团员是否有受伤,需要及时支援 。 同样情况也出现在最后一天的水潭。已有警告水深不能游泳。若出现意外,保险不保。责任谁负责?领队等也一起落水玩,没有留意法国的团员的脚流血。 压对最少两位和需要懂得照顾能力较弱的团员。 部分休息地点欠安全考量。例如,其中一个休息地点在河中的沙丘上。若遇突然的山洪爆发,团员没有退路,即时遇险。 第一天最初预计是8公里,最后走了近双倍的旅程(压队注:这个香港哥看着也不缺钱,买快好点的表吧,8km的路记出来16km。。。),远远超越一般团员的能力。没有意外,已是万幸!说实在是管理失误 。 第二天一早要负重爬升近近200米,没有休息。部分团员心率已超越最大心率的八成,已进入近近无氧的训练状况,极为危险。 到了终点后,因大巴没有到达,要等后个多小时。若将这个多小时分布在上午行程中的休息时间,会否更合适? 领队在发放重要资讯时,确保所有团员知悉和充裕时间准备。例如,领导通知团友3分钟后出发。部分团员去了卫生间,根本听不到,3分钟的时间根本不实际。 可透过每组的组长发放资讯和点人数。 领队们能力强时,应多考虑团员的情况和能力,而非一直向前衝。 部分团友在第一天,手脚因滑倒而損伤。只是没有让领队们知道。 即使第一天行程改变了双倍,领队们没有出来解释,欠缺公关管理经验。 既然临时改变了路程,可考虑较短和更安全的路线。 就如其中一位领队所说,背负了三十多条人命是一个重大责任! 我总结下来还是那个问题:装备要求模糊(到底要不要救生衣,头盔,溯溪鞋?不同的装备配置对应了走山路还是水路,但要是整个队伍混搭,就难搞了),装备检查不足。应该即时收队,不应该让前队先前往下一个休息点。最后一个评价ip来源于香港,大概率是香港铁三哥的,有一半是没道理的,但另一半确实值得学习改进,比如与向导的沟通,休息点的设置。 线路资源信息汇总周五晚住宿:仙居古道驿站民宿,附近几家一起的,加起来有100个房间,60一个人包早饭粥馒头鸡蛋咸菜。这家主要是位置好,上海到罗垟古村一晚上开不到,这家在下高速之后半小时车程的地方。剩下的路段有很多盘山公路,还要开两个小时多,半夜开不安全,建议住在这里。联系方式:13857682978。如果要从岩龙村出发的话,建议住在仙居公盂的前坑村比较顺路,不过那里的柯姐我印象不太好,很抠门,饭也难吃。 罗垟古村农家:微信mfg13676402940 麻付国。村里住宿条件不好,36人队伍他家住不下,晚上开过去也不方便。放在这里主要是作为一个起点处的联系方式备用,找向导,或者下撤寻求帮助可以和他联系,不过他本人不一定在村里。值得一提的是,罗垟古村是个鬼村,上个世纪好像发生过村里人接连离奇死亡的事情,然后这个村就没人住了,直到最近户外活动的发展才有村民陆续搬回来住。 向导:19016522389 麻西叶。挺靠谱的,原本联系的是周坑口营地老板的儿子做向导,要500一天,结果周五晚上突然提出要求让我们大巴去潘坑村接他,那个村子是从岩龙村出发顺路,我们如果去接的话周六早上的车程要从2小时变成4小时,完全不可接受。后来联系了上面提到的农家老板,介绍了这位向导,据说是专门带这条线路的,300一天也很便宜。 周坑口营地老板:季统星 15224194857。营地二楼大通铺60一个人,有薄床垫和薄被子,没有枕头。一楼有很多桌子可以烧饭。吃饭也可以定,晚饭700一桌10个人,早饭15一个人 ,农夫山泉5块,可乐雪碧尖叫脉动10块。热水澡10块一个人,泡湿了洗个澡换一身衣服舒服,我自己自然风干,到了晚上觉得有点冷,然后回去之后又起了点水疹,下次还是带一套干的衣服换一下比较好。营地没信号,只收现金,发电机发电到11点,之后熄灯。我们免费用了灶台和拆烧了咖哩鸡。晚上大通铺上面的屋顶有一些萤火虫,一楼外面有空地,可以重装搭帐篷,空地对面是一个厕所。营地有两个水龙头,一个是直接引的河水,不能喝,实际用的时候洗手都觉得有点脏,有一股味道。另一个是引的山洞里的水,过滤完可以直接喝。 周日农家:阿燕私房菜,18868904980。55一个人的餐标,最后还给打了8折(副领付款后老板私聊返现了我20%的钱。。。已上交,就当打折了),菜很丰盛。上次走了韩妃江的时候041没有找农家,而是镇里的饭店,结果味道好很多,所以我这次也进行了尝试,结果非常不错,好吃又便宜,以后也推荐大家多找镇上的专业饭店。唯一的缺点是远,从岩龙村出来要一小时20分钟才能到,稍微有点绕路,多了单程15分钟,回到交大的时间会晚半个小时。下次也可以在更顺路的岩坦镇找一家饭店。菜单如下: 热菜 1炒粉干 2野生田鱼 3本地鸡(招牌菜) 4沸腾三宝 (必点菜) 5红烧排骨 6炒螺蛳 (我跟老板说吃起来不方便,在我要求下换成了更贵的花甲) 7鹅肉卷(特色菜) 8家常豆腐 9萝卜炖肉末 10鱼丸肉燕汤 11蛋黄虾(特色菜) 12时令蔬菜 13米饭 14时令蔬菜 水果 每桌2瓶饮料 司机师傅:朱师傅,17770366475,一般是找车行老板老朱介绍的,这学期已经跟协会合作了很多次。世界的评价是车技狠话不多,上周淡竹也是朱师傅开的车,出发前我老担心最后一段白龙线不好开,结果朱师傅猛猛开,我开小车会车都费劲的地方他开着26座中巴猛猛会车。这周楠溪江更牛,到罗垟古村的路比上走的白龙线难开好多,路程还长,他开着37座大巴依旧丝滑。最后岩龙村出来的时候我们没有到预定的终点,提前了一段请他来接,也是很好说话的来接我们了。楠溪江的车费应该是最贵的了,37座5300,27座4800,估计只有牯牛降能比一下了。 风险分析本条线路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两点:1. 涨水风险:如果来之前下过大雨,或者走的时候下大雨的话,这条线涉水的地方(小倒口前瀑布-周坑口)可能会更困难。水大的话很多路就只能游了,要预防被水冲走,并且不排除有需要布绳过河的地方。但协会上次开这个线时刚下过雨(见https://www.sjtuoutdoor.com/2021-zyx-td603.html),除了蚂蝗变多以外并没有提到线路变难。在本条线路的上一周,也就是淡竹线那周,隔壁淡竹的水是很大很大的,这里的水应该也涨了不少,同一位向导带了一个16人的队伍走过,也是早上10点出发晚上7点到的,这个信息也可以作为参考。我猜测这条线路大部分的流域非常平缓,所以下过雨也不会导致水流特别急。 2. 野生动物风险:蜜蜂蚂蝗有一些,要做好应对预案。这次走之前一个礼拜没下雨,蚂蝗挺少,但是根据协会上次走的经验,下完雨蚂蝗是会比较多的。不过我还是更害怕蛇,这条线没有下撤方案,有人被咬就只能把人原路抬出去,并且罗垟村交通不方便,开到附近镇上的医院需要很长时间,所以一旦被蛇咬伤还是麻烦的。这次线路有一位队员说有一条蛇在走的过程中从脚上爬过去了,领队根据描述判断是菜花蛇,无毒。此外就是看到一条五步蛇躺在河里,世界说还在动。我猜测应该是被水冲走淹死了,动是被水流冲的,毕竟它没有道理能在水里呼吸。淡水的水蛇都是无毒的。 其他的讨论:领队组群里面有关于两个事项的讨论,我觉得是很有价值的,加上了我自己的想法在此一并放上来:1. 准备会的作用 这次准备会ppt内容很多,或者说野协领队准备的ppt内容一般都很多,内容有路况,天气,装备,时间节点,户外技巧,纪律,甚至还有急救技巧。然后就会遇到听的队员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领队在上面讲了一个小时,下面的人没听进去多少,最后的装备准备效果奇差无比。除此之外,让大家从忙碌的学习科研中抽两个晚上出来,所需要的时间精力实在是太多了,对于医学院和外校的同学更是如此,大晚上开完会回去地铁都不一定有,并且得一周内来回往返三趟来参加准备会,装备会和带出线。压缩出线前的环节势在必行。这次我们事后反思讨论,觉得准备会最重要的有且仅有一个,就是装备,包括怎么买,怎么用,都是过了准备会就无法挽回的事情,其他的只要能带去安装备准时到凯旋门上车,都还能补救,可以车上没事干的时候慢慢讲,有的进阶技巧比如两步路的使用,行走技巧,急救技巧,也可以通过在线路群里分享文档的方式实现。我的建议是以后准备会和装备会合并,并且ppt内容一切都围绕装备组织,例如讲线路路况,不一定要精细到哪一段是啥样的,只要告诉大家一共会经过哪些路段,所以要买登山鞋就行。再例如讲天气,就是要强调带多少保暖的衣物,雨大风大就要冲锋衣雨衣。其他想说的都可以上车之后领队在自我介绍之后说,例如要注意饮水控制,时间节点,不要单独行动,再配合上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队员在上车之后就彻底进入出行的状态了,听领队讲话会认真很多,不会在下面对着电脑干活。同时也能帮助不知道说什么的领队打开话匣子,不用去编那些奇怪无意义的马甲,这样更加符合野协领队的风格。注意部分需要配合图片讲解的东西(例如靠山让路的示意图)还是要放在准备会ppt里讲,或者再单独制作一个pdf文档发在群里。总结来说就是有三个环节,准备会管装备购买与教学,群里发文档包括需要图片讲解的内容和可选择学习的进阶技巧,上车后发言重点讲注意事项和纪律。 2.装备租借费收取 走九峰山和这次楠溪江都听佳毅讲了第一次走风雨雁荡,看到协会租登山杖要20一对,自己网上买只要30一根,所以便自己买了一根去走雁荡然后一直摔跤的故事。恰好这次也碰上了很多人一开始租登山杖只选了一根的事情,最后由领队组强制改成了2根。要租装备的人额外付钱,不租的人不用付,这听上去是一件再自然不过,再合理不过的事情,然和对于野协这样面向不懂装备的新手的户外线,却会导致一些奇怪的坏处。我的建议是干脆别收装备租借费了,对外宣称所有装备的租借是免费的,计算线路结余的时候也省的麻烦,想赚多少就加多少,不用再拆成装备费和盈利两项,最后副领也不用一个个退钱,少了很大的工作量。易席言提了两个反对的理由,我觉得很有道理,可以权衡考虑,一个是不收装备费会让大家不爱惜装备,第二个是不收装备费会让大家没有自己买装备的动力。我觉得确实有可能带来这两个坏处,但每个人想法可能也不同?如果收了钱可能有人觉得我都交了租借的钱了,那装备磨损也很合理,就没那么爱惜装备了。反而免费的话能告诉大家,这些装备是免费借给大家的,后面走线的人还要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自己买装备的动力的话,其实主要还是看对户外运动的喜爱程度和有没有足够优惠的活动吧,如果要经常出去走线,并且能以便宜的价格买到装备的话,我相信大部分人还是会愿意自己买一套装备的,租的装备毕竟还是很脏,有点膈应。 最后,虽然碰到了很大的变故,但真的很幸运可以在阴差阳错间,开起这条我心心念念的楠溪江。在营地实现了童年的心愿,看到萤火虫的时候真的特别激动。感谢各位领队组的成员!大家都辛苦了,各自的任务完成的很棒!tja一晚上做出路书,一个学期领三条线,堪称劳模。gjy即使不会游泳也愿意来担任副领,打理各种杂活,线路中前后跑来跑去帮助大家,十分令人感动。Yxy第一次担任队医就处理了超级多情况,都处理地非常好,同时也一直很辛苦地在队伍中间帮助大家。队厨世界临时上车,除了制作美食,还一直在帮着衔接队伍,最后更是自愿和我一起在后面带着走崩的队员慢慢走,让本来应该很坐牢的我舒服了超级超级多。还要感谢Ray,041,在决定是否能换线的时候帮忙看了一晚上的线路,承担了很大的压力。 启程自我介绍的时候,易席言说自己第一条重装是co哥领的仙居,那是他体验最棒的一条线,后来走了很多线也无法超越。随着走的线越来越多,美景和人都见了一波又一波,我也越来越麻木,已经很难找回最初那种激动的感觉了。但是在带线的过程中,看到有很多第一次接触户外的人获得了非常美好的体验和回忆,就好像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在那一瞬间又能脱离这种麻木,也跟着他们开心了起来。只算10个人以上的队伍,这是我领压的第6条线,此时此刻如果再问我那个灵魂问题:为什么要开线?那我的回答应该就是这个吧。
为美好的世界献上祝福!
|
罗垟村据说是村医想要做村长,他偷偷给没投票的村民下毒
百万次苦乐
|
说到这个我想起了之前查资料的时候,2024年楠溪江有人在毒鱼,当时溯溪的人说水里鱼死了一片,很臭。这次走的时候也感觉罗阳到周坑口一段的水质不太行,远远不如淡竹,反倒是快到岩龙村的时候,那里的小溪和水潭水质很棒,线路结尾的水潭大家都玩的很开心。之后开线的领队组也要注意一下水质的问题。
为美好的世界献上祝福!
|
倪哥说得很全了,我仅对楠溪江线路本身简单说点
线路缺点: 1 、最明显的缺点就是山高路远,中途歇了一晚才能在第二天中午赶到山脚下,进了山之后的路也是弯弯绕绕,窄的很。也就朱师傅艺高人胆大敢开。 2、因为山高路远,路线明显更原始,小动物什么的也很多,路迹也不如大众路线来得明显。土蜂、蛇之类的挺多的,路上还有不少灌木林要钻。 3、如倪哥所言,线路没有下撤点,最近的医院要3h车程左右。 4、因为要绕瀑布,线路可能要频繁的进水和绕山路。对鞋要求挺高,也更累。 线路优点: 1、因为原始,所以好玩 2、水质还可以;比较野,喜欢游泳的有福了。山里是真凉快。 总结:不推荐带大队伍会员来楠溪江溯溪,适合带小而精的队伍。 一些建议: 1、 会员溯溪线可以加一个安全员,官方的或者领队组里安全意识比较好的。江浙向导都是本地村民,只带队领路,没什么玩水安全意识。 2、 强烈建议强制所有人救生衣!+ 会游泳! 3、 准备会装备会要不要合并看线路和领队想法吧,不过我十分认同在出发的车上领队组可以多跟会员讲一下安全注意事项,行进技巧,甚至分享一下和野协的徒步经历都是挺好的。有故事做支撑,很多规矩就更让人能记住。
宇宙很大,生活更大!
|
Free forum by Nabble | Edit this page |